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正式发布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3-02 23: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发布暨粤港澳三地赛会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在中山大学怀士堂举办。

本次活动由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行委员会、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行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活动现场发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介绍赛会志愿者招募情况和培训体系,青年志愿者和行业领域志愿者代表宣读广东赛区城市志愿服务倡议书。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是承载全运精神、残特奥会宗旨以及志愿服务理念的重要文化符号,对于传播志愿者精神、宣传推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营造全民参与和全民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在粤港澳三地统一样式、统一使用,以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志愿服务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文化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徽标作为二级标识,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主创团队设计创作,与主会徽图案融为一体。其整体以鸽子、爱心为原型,延续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的礼花绽放的视觉形式,由25瓣礼花旋转而成。色彩上沿用会徽的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澳门莲花绿,形成同心礼花,活力四射。同时,寓意志愿者奉献爱心,伸出友爱之手,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

志愿服务口号、志愿者昵称,由广东赛区、香港赛区、澳门赛区共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遴选、优化创作而产生。字体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家书写。志愿服务口号为“为你,更精彩”。“你”,指代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以及见证、参与、支持赛会的每一个人。“精彩”则是办赛要求之一,体现运动员表现精彩,也体现志愿者为赛事增添光彩。该口号为志愿者鼓足干劲,诠释付诸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动,充分展现体育的魅力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志愿者昵称为“小海豚”。粤港澳所处的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的最大栖息地,海豚在海洋中灵动穿梭,代表粤港澳三地联动共融、血脉相连。海豚彼此协作、互相照顾,在航海历史上常被视为幸运的象征,它们的出现为船只指引方向。志愿者也将穿梭于赛场内外,热情为赛会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成为引领方向的灯塔。“小海豚”这个共同的名字,寓意粤港澳三地志愿者如同海洋精灵般亲切可爱、积极向上、智慧友善、团结奋进。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计划招募4.5万名赛会志愿者,其中十五运会3万名,残特奥会1.5万名。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已于2024年12月启动。截至报名结束,共收到广东省内98所任务高校共计15.67万名大学生报名参与,平均年龄为19.42岁。当前,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即将完成,3月起将启动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志愿者完成通用培训后,将会根据各自岗位进入专业培训和场馆培训阶段。从10月开始到赛前7天,志愿者还需要进行岗位实践培训,以及上岗前的实战演练。

“我们组织深港协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与香港志愿者协会就大型赛事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展开学习交流。”深圳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部长、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胡火明介绍,将从组织运作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培训演练体系、调度管理体系、权益保障体系全力做好志愿服务筹备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正在加速融合发展。2023年,广东联合港澳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联盟”,创新粤港澳志愿服务合作机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粤港澳三地举办,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重要契机。

“我们合共收到超过30,000份申请,这绝对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义工招募行动。”香港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主席何迪夫表示,为全力迎接赛会的到来,香港赛区已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义工招募行动——“义工计划”,吸引个人义工、团体义工和青年人的积极参与。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