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湘南
《红楼梦》是我国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续写《红楼梦》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写作,它不仅需要续写者吃透原著,更需要面对非议的勇气,以及能与原著作者曹雪芹相匹配的才情。从这一点讲,当看到安宁先生续写的《安生续红楼梦》(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年4月版)时,我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敬佩之情。
第一佩服他的勇敢,他敢于面对文学名著做出自己的理解、想象与书写,通过近三十年的钻研,为《红楼梦》增添了一种当代视角,赋予原著中人物不一样的命运走向。作为同龄人,我非常理解安宁对续写《红楼梦》的执著,回想起来,我个人最早读《红楼梦》是在上初中时,那时只是把它当作偷偷看的闲书,也看得很是入迷,尤其被里面的诗词所吸引,把里面的诗词摘抄在笔记本上。尤其开篇那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我想安宁续写《红楼梦》的行为,也正是印证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况味。
第二,我觉得《安生续红楼梦》的一大特点是故事情节相当紧凑,读起来很顺畅,不会有突兀感,可读性很强。故事的发展既符合原著中的逻辑与线索,又有作者精心的设计,比如在第八十六回“定终身二玉偿夙愿 藏祸意愚人延凶神”中,让“两个玉儿,双玉合一,喜结连理”,在第九十八回“仁薛府招赘贾宝玉 勇金钗重兴丰年雪”中安排薛宝钗招赘贾宝玉,这种情节的设计,具有当代人的思维,同时把薛宝钗持家、理家、极具管理能力的经商思想写得很是生动。
第三,我觉得《安生续红楼梦》的语言干净、简洁,一方面沿袭了原著中白话中穿插骈文、诗词的风格,一方面又具有当代小说语言的叙事基调与语感,整体上讲述多于描写。比如在第八十九回“奈何天双王争黛玉 攒佛地冷月葬花魂”中,写黛玉断气的那一段,在黛玉吟出断命诗之后:“紫鹃等听得分明,如幻似真,却又字句在耳,不禁毛骨悚然,心里七上八下,慌忙回房去看,黛玉仍卧在那里,嘴角似有微笑,脸色如月光一般。”“这时,冷月耀出了最明亮的银白,扫在田野,山丘,湖泊,大观园,甬路,竹林,窗前,床上,黛玉身子若浮在月光之上。”这种叙事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构筑了一种凄美的氛围,很具诗意,也很有画面感,颇具当代小说的语言镜像。
总体来看,《安生续红楼梦》可以看作是一种当代视角的文学历险,它展露出作者对《红楼梦》的痴迷,也充溢着一位当代小说家的古典情思,它尝试在当下的时代,去扩展一部文学名著更多的边界与可能性。如果要说点不足的话,个人觉得有些章节写得过于急促,在细节的丰盈上与原著相较还是有所欠缺。故事情节的展开,还可加入更多的生活细节,才可追赶上前八十回的精彩。
(作者系媒体人、诗人、深圳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