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正当时|“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讴歌牡丹花的魂魄和生命力量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07-07 16:4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于2025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展出。

“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于2025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展出。

牡丹虽为一种植物,但它有生命象征的意义;虽已为国画所反复描摹,但其内在特征和充满活力的结构,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本展以摄影刻光的方式、以相机柳叶刀般精确刻画和金刚手般抓取物性的能力,打开了国色牡丹的花之蕊、开掘出天香花后的诗之魂,追溯出洛阳花存在过程的生死观。这是对生命意义最隆重的礼赞,是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性的花儿身上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一项具体实践。

展览展出《花语》《花容》《花魂》《花姿》《花梦》《花咏》6个系列近80幅作品,以“微距抽象”和“超写实”的视觉呈现方式,进行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探索。王昆峰采用1亿和1.5亿像素相机,加持焦点堆栈方式,从高品质数字影像到大幅面宝丽来成像,媒介语言不断突破,拍摄内容全新拓展,诗意展现了牡丹花从繁盛到干枯,直到最后化腐朽为永恒的全过程。这样的创作思路,突破生命时间的局限,找到美的新坐标,揭示微观世界中的抽象、隐秘与繁华,展现牡丹在生命不同阶段的风姿、傲骨和魂魄。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王昆峰,1952年3月生于河南延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6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年军旅生涯后转业至河南洛阳工作、生活至今。

1976年起,王昆峰在部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八余年,由此与摄影结缘。1979年,他以《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为题,发表牡丹摄影作品,从而开启了牡丹题材的创作。王昆峰扎根在第二故乡——洛阳,在“牡丹”艺术创作的高峰上执着攀登、探索。他的作品在视觉语言上从具象走向抽象,在媒介语言上从数字技术走向传统工艺,唯一不变的是他的艺术主题——生命哲学的领悟与思辨。

展览时间:2025年6月25日-7月13日

展览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

(图片来源:罗湖美术馆)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