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只有人类能用语言交流,而动物只是无意义地喋喋不休?
当我们听到动物的声音时,实际听到了什么?
在《听懂它们的声音》这本书中,英国动物学家阿里克·克申鲍姆结合其野外探索的经历、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深入研究狼、海豚、鹦鹉、蹄兔、长臂猿、黑猩猩6种动物之间的声音交流,带领读者共同寻找“动物为什么要说话”“它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以及“动物是否有自己的语言”等问题的答案。

▲《听懂它们的声音》
[英]阿里克·克申鲍姆 著
猫盟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5月
资料介绍,本书作者阿里克·克申鲍姆为剑桥大学吉尔顿学院讲师、研究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在欧洲和美国研究动物的声音交流,并在动物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实地工作。他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威斯康星州中部的森林里跟踪狼,以揭示不同种类的狼嚎的含义,他还破译了红海珊瑚礁中海豚的哨声,以及加利利地区土狸的歌声。
阿里克·克申鲍姆谈到,我们可能对《伊索寓言》中两只蚂蚱为过冬储存食物而争吵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但我们不会怀疑,自家的宠物猫狗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喂食、什么时候该出门。在当代,从经典的迪士尼电影《狮子王》,到准现实主义小说《兔子共和国》和《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等作品,我们对会说话的动物的故事仍然兴趣不减。“人类之所以对动物说话的可能性如此执着,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想了解它们的大脑在想什么;一部分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也许动物不只是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而是能够通过它们的存在,以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方式,来反映我们的感情和行为,你相信吗?”
阿里克·克申鲍姆介绍,被称为动物行为学的这门新学科,是在演化的背景下考虑动物的行为,它不仅仅描述了动物的行为,还为动物行为学家提供了一种行为解释机制。“一个动物可能有长角或大吼大叫,但我们能解释为什么吗?自然选择的演化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由于专注于动物行为的演化机制,我们得出的关于会说话的动物的任何结论都不是基于臆想的一厢情愿,也不会浪漫化——动物之所以会有特定行为方式,是因为这些行为让它们获得了一些优势:它们可以更好地生存,要么能繁殖更多后代,要么能更有效地养育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