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 | 动物声音如何成为艺术和音乐创作的灵感?

读创文化广场 魏沛娜
06-27 21:3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动物的声音里有没有隐藏着音乐?

鸟叫、虫鸣、鲸鱼的歌声、狼群的合唱等动物声音如何启发艺术和音乐创作?

《聆听自然》一书呈现了动物声音在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据了解,书中文章按字母顺序排列,每个字母都展示了相应的动物声音在艺术和音乐史上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濒危声音遗产的思考。

▲《聆听自然》

法国音乐博物馆-巴黎爱乐乐团

李乔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6月

本书由法国音乐博物馆-巴黎爱乐乐团撰著。资料介绍,法国音乐博物馆-巴黎爱乐乐团由艺术史学家让-于贝尔·马丁等人组成。

艺术史学家玛丽-波琳·马丁和让-于贝尔·马丁共同为本书作序。他们介绍,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都对动物的声音进行复制、记录、研究或改变。许多乐器,如小号、口哨或鸣哨,都借鉴了动物的形态和材料,或试图模仿它们的声音。许多故事和图像也将人类与动物的声音诗意地联系起来,如《不来梅的音乐家》或《夜莺》。还有莫扎特的《魔笛》,其中著名的捕鸟人帕帕基诺,歌声欢乐,哨声明快,他的身份清楚地展示了人类与生命的乐谱之间的深刻关联。拉莫和圣-桑作品中的众多动物形象也成了音乐历史中的里程碑。17世纪的荷兰绘画作品中也有众多的鸟类音乐会。如此多的物品、图案和发明都证明了长久以来人类始终在敏锐地倾听生物界声音。

(作者:魏沛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