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丁小梅/文 陈建华 蔡维泽/图
“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落子成势,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合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推动蓝图落地见效的有力保障;城区建设日益完善,焕发都市核心区的新魅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些不仅展示着龙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乘风破浪的强劲势头,更将凝聚成一条让梦想接续前行的现实路径。
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龙华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今年上半年,龙华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跃然纸上——2025年1月-5月,全区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持续恢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额超4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31.1%;规上工业延续向好态势,增长2.6%。新质生产力引领制造业向高、向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在七成以上,5G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龙华力求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产业跃迁
构建现代化体系 锻造发展硬实力
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6500亿元,面向“十五五”,龙华区提出“再造一个新龙华”。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龙华趁势而为。
跑起来寻商机,抢时间占先机。今年以来,龙华区招商团队以拼经济、拼发展的竞进姿态,赴匈牙利、波兰各国开展招商引资、经贸交流等活动,到哈尔滨、济南等国内重点城市开展精准招商超50次,一揽子解决目标企业落地诉求,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对接超300家重点企业和机构,招引122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大型央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落地,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项目。仲夏时节,比天气更火热的是龙华发展的热度。龙华智能科技产业园竣工交付,17家经遴选而出的专精特新企业准备“搬入新家”,年产值预计达27亿元;高精密制造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衡亿安厂区)建成,即将投产运行;市级重大项目福城南产业片区12-04-02宗地项目刷新进度条,迈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7年8月完工。一个个施工正酣的重点项目,将为龙华高质量发展撑起最为坚实的脊梁。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近年来,龙华锚定“数字龙华”发展战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互促双融为主抓手,通过完善“链式改造”机制升级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优化专项激励机制壮大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培育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龙华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乐聚人形机器人“夸父”频频出圈。
今年以来,龙华区携手深圳移动创建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经济“精品网络+精品场景”示范区,引领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新潮流;深圳(龙华)汽车出口一站式服务基地揭牌,为深圳汽车产业“出海”提供强力支撑;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推动龙华成为能源电力发展新高地……一系列先行布局、一连串主动出击,积淀出龙华产业向“新”而行最坚实的底气。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领域频频传来好消息: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深化前沿领域布局;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研发团队携基于全栈AI技术体系的“梦溪”新能源电池AI分容系统获ICDE 2025大会最佳系统演示奖(Best Demo Award);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业园区顺利揭牌,多家企业意向入驻。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未来产业破土萌芽,创新驱动这一“关键变量”正转化为龙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3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940家,总量均稳居全市前三,创新梯队渐次成型。
营商沃土
厚植发展生态 培育企业成长雨林
“到企业执法检查,通过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二维码或房屋编码,即可生成执法监督码。”今年3月,龙华推出执法监督码2.0版本——“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让企业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上线后,切实为企业带来了便利。通过检查预告和联合执法功能,有效避免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让企业能够更专注生产经营。”龙华区多家企业负责人称赞,全流程线上记录和公开透明的执法模式,既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让执法过程更加规范有序。
汇川技术总部大厦。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龙华积极探索“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推进路径。把企业的难题作为政府的课题,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针对企业对政策不熟悉、申请难问题,龙华在全市率先推行“免申即享”改革,让政策补贴直达企业,累计兑现政策红利20多亿元,实现事项覆盖范围、事项数量、补贴金额、受惠人数四个全省第一。持续健全招引项目落地统筹机制,建立超级联络人、专班化协商服务、全链条跟踪服务等机制,完善“招引、落地、建设、投产”闭环式管理,成功落户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项目。
在高品质产业空间保障方面,龙华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统筹+国企做地+央企开发”机制,近4年释放了13.4平方公里优质产业空间,努力做到“只要有好项目,龙华就有好空间”。为构筑高质量发展新载体,本年度,龙华将全力助推建泰工业园、宝华工业园等“工业上楼”项目建设,争取推出超50万平方米国企所属高端产业空间,协助项目方开展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实现优质空间与优秀企业的精准匹配。同时,激活市场产业空间供给,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旧产业园区空地提容、改造升级,为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通用化+定制化”的空间解决方案,推动全年释放产业空间超60万平方米。
此外,龙华坚持制度、产品、平台“三位一体”推进,建立区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发布“数字云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产品,其中园区贷、龙华资本贷为全国首创,“龙数贷”是深圳首款金融公共数据产品。目前,累计授信企业数量超2.4万家,授信金额超804亿元。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人才聚集龙华,才能给全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龙舞华章”人才政策体系正在进行优化提升,将于近期发布,预计未来5年将投入15亿元,以最大诚意广纳天下英才。
品质城区
绣花功夫治理 绘就都市新画卷
2025年观澜河龙舟赛逐浪前行。
龙舟竞渡,激情飞扬。今年端午节,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体育盛事在龙华精彩上演。作为赛道的观澜河,水清岸绿、风景如画,此前已成功入选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成为全国60条(个)获此殊荣的河流(湖泊)之一,如今更以焕然新生的“生态河”形象,赢得市民的称赞。
市民在水清岸绿的观澜河垂钓。
周末的红山文化公园,洋溢着欢声笑语。这座年初新开放的绿色空间,让龙华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和远方”。而在公园附近的红山地铁口,曾经的桥下闲置空间被巧妙盘活,摇身变为智能停车场,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放的“老大难”问题。
城区面貌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名片。从精心打造的绿色生态空间,到持续优化的便捷出行体系,无不彰显龙华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匠心。
龙华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集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构建协调联动、融合融通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让城区的“面子”更亮丽、“里子”更扎实、“都市范儿”更浓郁。
根据《龙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未来将构建“一轴双心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一轴”:依托观澜河、梅观大道、龙澜大道三大廊道,打造贯通南北的复合发展轴;“双心”:北部以鹭湖片区为核心,建设深圳都市圈战略支点和湾区数字经济创新中枢;南部以深圳北站、梅林关、华南物流园“三位一体”,打造数字经济核心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多点”:包括九龙山数字城、观澜文化小镇、鹭湖中心城等七大重点片区,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风光秀丽的鹭湖社区。
作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宜居城区,龙华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本底,构建“一环一脉多廊”生态保护格局:“一环”:阳台山、塘朗山等围合而成的生态绿环;“一脉”:观澜河生态蓝脉;“多廊”:多条与城市共融共生的生态绿廊。此外,龙华还规划建设南北“双十园”,串联全市规模最大的山海连城慢行系统,让市民尽享绿色生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让龙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幸福民生
书写温暖答卷 缔造美好生活
一座城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除了柴米油盐,始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的是就业、就学、就医、养老……
龙华所追求的,既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也有人民生活的高品质。近年来,龙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织密民生网底,增进民生福祉。
龙华区深化文旅融合做好“体育+”文章。
居住在民治的彭叔是深圳医保一档参保者,患有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需要定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
他来到民治街道区域社康找家庭医生开药,遇到瑞舒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缺药的情况。以前,彭叔只能使用个人账户到零售药店购药,可这次不一样了,家庭医生为他开具“双通道”电子处方,彭叔在手机上查询到有提供所需药品的定点药店。来到药店后,他出具电子处方,顺利买到药,还享受冠心病报销80%的待遇。
这是龙华持续探索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新举措的缩影。今年以来,聚焦“病有所医”,龙华促进人民健康的改革举措在逐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开通“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服务,实现社康处方与定点零售药店的“无缝衔接”;龙华区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专家团队入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利用周末及夜间休息时间,提供覆盖常见病到疑难症的诊疗服务,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三家区属公立医院的HIS系统全面接入DeepSeek医事服务智能体,AI医生助手正式上岗,为居民带来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不断完善的文体旅服务也是民生所盼。当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的聚光灯再度点亮,龙华区以“数字文旅·时尚龙华”为主题惊艳亮相。“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项目首站落户龙华、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签约合作、云洲数字等企业展示前沿成果,显现了龙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在龙华区不断上演。今年4月,“山西姥爷”王朝珠因书法结缘深圳,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圆梦;世界读书日当天,篮球巨星姚明也走进这座“魔法图书馆”,共同倡议“每天息屏一小时”。这座因巨型书架走红的图书馆,已成为龙华的文化新地标。
姚明来龙华倡议“每天息屏一小时”。
为支撑文体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华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多个场馆“遍地开花”。深圳图书馆(北馆)、美术馆(新馆)等新建场馆相继投用,鹭湖四馆、大浪体育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为打造“国际化体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体育赛事的热潮也在龙华持续涌动,今年以来,2025年U20亚洲杯小组赛、中国女排超级联赛排位赛等各种高规格赛事接连不断,作为“十五运”的主要赛区之一,龙华还将承办排球、航空模型两项赛事,通过“以赛促产、以赛兴城”的模式,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时间不停,步履不止。奋斗的龙华正以奔跑者姿态,向新图强再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