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起“天籁行动”、开放天籁AI降噪技术
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0-09-27 18:44

9月27日,正值国际聋人日之际,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等机构召开发布会,发布了搭载AI音频的人工耳蜗降噪技术、宣布发起“天籁行动”,面向公益开发者、设备厂商、NGO及行业,免费开放腾讯天籁AI音频技术,帮助听障人群解决“听不清”难题,并邀请歌手周深作为公益大使,呼吁全社会关注听障人士身心康复,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

图说:腾讯多媒体实验室高级总监商世东

图说:天籁行动公益大使、著名歌手周深

据了解,人工耳蜗是相对成熟的人体义肢,也是改善听障人群听觉体验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费用较高、以及在嘈杂公共环境接收声音的敏感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听障人群的听觉体验。基于此,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联合国内最大人工耳蜗厂商诺尔康,在传统人工耳蜗噪声处理上结合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天籁技术,经过长达半年的技术验证,从架构上最终确定了“手机伴侣+人工耳蜗”的联合解决方案,在整体提升听障人士的听觉体验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据诺尔康实验检测数据显示,天籁技术与人工耳蜗结合后,语音识别性能大幅提升,平均识别率达到96.28%,其中带噪语音识别率为93.38%,环境噪音中声音识别率达到94.24%;在手机App中植入天籁技术,手机双麦阵列降噪的信噪比提升 20dB,MOS分提升了0.3-0.5,对改善听障人群听觉体验有着积极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经先后进行了技术验证和患者试戴测试,均获得良好效果反馈。

据了解,腾讯天籁是新一代实时音频技术,也是腾讯会议背后的关键技术。疫情期间,得益于天籁技术,腾讯会议上线两个月内日活用户就超过1000万,目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个亿,国际版应用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助力全球抗击疫情。据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5月期间,腾讯会议直接节约社会成本达到714亿元。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估计到2050年将有9亿多人(约十分之一)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士2780万人。

《2017年百城无障碍设施调查体验报告》显示,我国无障碍设施整体普及率仅为40.6% ,而与其他残障人士不同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听障者除了无法清楚感知声音信息以外,与健全人几乎没有区别,这也正是听障者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为了提升腾讯天籁技术的普惠度,会上,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了“天籁行动”,面向听障人群社会责任领域的开发者、厂商及伙伴免费开放腾讯天籁技术,支持开展关注听障人群的社会责任公益实践,呼吁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本次“天籁行动”发起也是腾讯继AI寻人、守护者计划等项目实践后,又一个“科技向善”落地的典型案例。

腾讯天籁技术不仅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也致力在无障碍沟通方面创造价值,帮助听障人群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

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侯伊莎表示,期望“天籁行动”可以成为爱的载体,融入千家百户,助力减少城市角落里的无形障碍,普惠更多听障人士。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腾讯致力于发挥自身能力与技术优势,更好地回馈社会。2019年,腾讯升级愿景使命,提出“科技向善”,希望能和业界一起思考探索,构建数字时代的向善理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共建一个健康、包容、可信赖、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腾讯充分发挥技术的社会价值,让AI给社会带来更多可能。此前,腾讯优图实验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突破“跨年龄人脸识别”,助力警方寻回被拐十年儿童,充分发挥技术的社会价值,让AI给社会带来更多可能。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犯罪,腾讯推出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公益平台“守护者计划”,协同社会多方力量,旨在为民众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降低民众遭遇网络犯罪侵害的风险。此次“天籁行动”的推出,是腾讯科技向善的又一实践。

伴随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科技助力公益已成为行业趋势,数字科技正在成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此次“天籁行动”计划,不仅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科技公益互助计划”的一次探索,更是一次公益和社会责任创新。

正如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所阐释的,通过“科技公益互助平台”,把对善的尊重与理解,融入一行行代码、一个个产品、一项项服务,让看似冰冷的科技充满人性的温度,让每一个微小的善行都有力量。未来,腾讯将投入更多技术力量,与公益伙伴携手,推动公益行业深耕透明度、数字化、生态效率,持续探索从科技向善到科技公益互助模式的延展,不断扩展公益生态的广度和深度。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