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百企行⑥|当“创新基因”碰上“民生温度”!龙岗科技助残产品亮相残特奥会

读创深圳 马小晗
06-30 18:4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小晗

龙口水库赛道边,广东队轮椅运动员轻触耳后的智能助听器,风声与链条转动声清晰入耳;在医疗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康复机器人、电动轮椅机器人,为残疾人运动员做好保障,这是第十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残特奥会”)自行车赛筹备的现场, 71日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开幕前夕,龙岗科技助残产品已进入最后的实战检验阶段。

这些前沿科技的应用场景,正是深圳龙岗区“创新基因”与“民生温度”在“All in AI”战略引领下交织迸发的生动缩影。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和创新高地,龙岗区依托雄厚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和平台在助残领域开花结果,书写着“科技+AI”赋能残疾人美好生活的“龙岗答卷”。

AI赋能!绘制残疾人的美好生活图景

智听科技出品的助听器

挚听助听器

在深圳市智听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指尖大小的RIC 3.0 Pro助听器正完成最后封装。该产品是2025年新品,也是残特奥会选用的设备,其核心突破在于AI神经网络对中文语音的深度解构,此次围绕“运动场景适配”与“全天候体验”实现了语音处理、续航防水、运动定制三大升级。“我们构建了‘语音小程序+助听器+云’的智能体系,” 智听科技创始人陈霏在采访中介绍,“重点攻克复杂场景下的清晰度痛点。” 通过融合清华语料库、自建库及腾讯数据,其AI循环神经网络实现了中文语境下的“语音分离-增强”系统。“在饭馆、地铁这些‘声音战场’,我们的目标是把想听的声音‘抓’出来,把干扰的噪音‘按’下去。” 这使得运动员在赛场嘈杂环境中也能清晰捕捉指令与同伴呼喊。而续航也延长至16小时,同时可抵御汗水、雨水及短时浸水。

搭载了煜禾森控制器的电动轮椅

智能轮椅控制-按键模式自主导航界面展示

相距不远的深圳煜禾森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程师正对搭载“YOUNG AI智能轮椅控制器”的电动轮椅进行使用模拟测试。创始人李雷达拿起控制器说:“技术的温度,在于它能否真正解放使用者,给予他们安全、便捷和尊严。”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煜禾森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该公司开发的轮椅控制器运用AI大脑赋能操控,运用算法让轮椅运行不仅稳定,更能智能适应不同路况,缓冲减震防抖动设计,是对使用者身体最温柔的呵护。 “我们提供自主控制、手机APP、老人专用按键三种控制模式,并融合了人体姿态控制与语音控制。目标是让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都能找到最舒适、最安全的操控方式。”李雷达说。安全方面,我们提供激光雷达360°扫描和动态避障能力,支持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让轮椅在未知环境也能自主、安全导航,搭载的智能电磁刹车系统,打造出值得信赖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

平台聚合,构筑智慧助残试验场

走进深圳市东部(龙岗)辅助器具智慧体验中心,前文提及的智听科技RIC 3.0 Pro助听器与煜禾森科技的YOUNG AI智能轮椅控制器都可以现场体验,此外还可以看到各大高新技术企业出品的科技助残产品。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于今年5月揭幕的空间,远非简单的产品展厅,而是一个精心构建的 “智慧助残场景实验室”。

深圳市东部(龙岗)辅助器具智慧体验中心

“‘市场转化-公益慈善-政府扶持’三位一体的资源循环体系在此高效咬合运转,驱动着智慧助残生态的永续创新。” 辅助器具智慧体验中心负责人站在中心的“肢体障碍体验区”介绍道。该区域真实还原了家庭、社区、户外等多维环境:斜坡、门槛、狭窄通道一应俱全。三位特殊的“产品体验官”——分别使用假肢、无臂和长期乘坐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正对一款新型电动轮椅进行实地测试。“防倾翻算法在过这个陡坡时响应慢了0.5秒,”一位体验官反馈道,“身体会有明显后仰感。” 这些来自真实用户的体验数据,通过平台直通研发端,成为产品迭代的关键输入。

中心严格遵循“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全链条”理念,精准划分功能区。在“言语/智力区”可以进行智能训练重建沟通场景;“听力/精神区”体验脑机接口实现无障碍交互……还有肢体区、视力区、适老化体验区都可以沉浸式还原生活场景,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更好的辅具体验。

“中心是连接企业与用户的超级桥梁。” 负责人介绍到,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交流-适配培训"能力建设中枢,最终落地"展示体验"终端场景,形成需求驱动研发、政策引导产业、公益反哺创新的完整服务闭环。最终落地"展示体验"终端场景,形成需求驱动研发、政策引导产业、公益反哺创新的完整服务闭环。

搭建场景,为创新成果打造“超级舞台”

残特奥会成为检验与放大龙岗科技助残成果的“超级舞台”。运动会筹备过程中,龙岗区政府联合38家科技企业精选108项优质产品,在市残联辅具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手语翻译器、导盲兔AI眼镜、爬楼梯轮椅等科技主品用于支持科技办赛,赛特智能扫地机器人、新石器无人物流车、灵锶智能四足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构建起覆盖运动保障、生活服务、无障碍出行的立体化场景,全面展现深圳龙岗科技实力和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形象。

运动员在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训练。

这一实践正是龙岗“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创新模式的缩影。对此,陈霏深有感触。智听科技的创立始于2017 年在龙岗区创业大赛中勇夺一等奖,而后晋级市赛再次折冠,在龙岗区创业8年来,先后获得政府资金扶持、免租优惠与龙岗的电子产业链、人才优势及临床资源(如龙岗耳鼻喉医院),为企业成长提供支撑。企业负责人介绍,龙岗区残联、民政等部门协助对接听障人群调研及与康复机构合作,助力临床数据积累;同时帮助企业对接生产制造、跨境电商及物流资源,推动产品量产与市场拓展,形成“政策+产业+民生”三方联动的创新生态。包括本次残特奥会在内,龙岗区通过精准对接,成为挚听技术落地的“超级连接器”。据陈霏介绍,龙岗区企业服务部门前期主动找到智听科技,对接赛事需求,迭代“运动防护版”助听器,借助赛事国际曝光吸引东南亚市场合作,推动技术走向国际。此外,龙岗区科创局还曾牵线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开放2000+听障病例数据,校准AI验配算法,准确率提升至96.3%;龙岗区残联则协助企业建立“测听-验配-康复”一站式服务点,2024年服务800余名听障人士。

煜禾森也曾在区政府精准撮合下,成功与某化工巨头签订20台通用移动机器人订单,合同金额近2000万元。此次,又借助残特奥会,让煜禾森助残板块的机器人大放异彩。“我深切体会到龙岗‘我为企业搭场景’行动的温度!”李雷达感叹道,政府不再被动等待企业申报,而是主动下沉挖掘技术潜力,为创新产品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工业大区的龙岗,始终致力于打造“全领域、全区域、全流程”场景创新之城。目光聚焦在助残领域,龙岗区通过场景对接、数据共享,让技术穿透实验室围墙,为残疾人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解决方案。这场由政府搭桥、企业接力奔跑的场景应用实践,正将“工业大区”的根基,具象化为科技创新“无碍推广之城”的温度。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马小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