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李晓蓉
宝宝总爱歪着小脑袋,仔细一看:小脸左右大小还有点不对称!家长们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龙华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指出,斜颈,又称先天性肌性斜颈。正常宝宝的颈部两侧各有一条“橡皮筋”般的胸锁乳突肌,而斜颈宝宝的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纤维化和变性,挛缩肌肉牵拉导致宝宝的头偏向患侧、颜面转向健侧。
斜颈的主要表现
1.头颈姿势异常。头部倾斜:头部向患侧(头部朝向的一侧)倾斜,下巴转向对侧(如右侧斜颈时,头向右肩偏斜,下巴朝左)。
颈部活动受限: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向健侧转头或向患侧侧屈困难,被动活动时可能出现阻力或哭闹。
2.颈部肿块或硬结。触诊异常:在出生后1-4周,单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有可触及的无痛性肿块,质地硬,大小为1-3cm,通常在数月内逐渐缩小,但可能遗留肌肉挛缩。
3.面部及头颅不对称。斜头畸形:长期头部偏向一侧导致患侧枕部扁平,对侧额部突出。面部不对称:患侧面部可能较小(患侧眼裂、耳朵位置较低),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
如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家长尽快带宝宝就医。早期干预(<6月龄)效果最佳,多数患儿可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复原。在医生指导下,家长们也可以在家中辅助干预,改善颈部活动度和肌肉紧张。
家庭干预方法
1.体位管理。睡眠姿势调整:仰卧时,用毛巾卷或定型枕固定宝宝头部,偏向健侧(面部朝向的一侧)。避免长期单侧睡姿,每2-3小时轻柔调整头部方向。喂养与抱姿:喂奶时交替左右侧抱,鼓励宝宝转向患侧吃奶。竖抱时用手轻托患侧头部,缓慢引导向健侧拉伸。
2.被动拉伸运动。侧屈拉伸:一只手固定宝宝肩部,另一只手轻扶头部,缓慢将耳垂靠向健侧肩膀,维持10秒后放松。旋转拉伸:固定宝宝双肩,轻柔将下巴转向患侧肩膀,维持10秒。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动作需轻柔,以宝宝不哭闹为度,避免损伤关节或肌肉。
3.主动训练。视觉引导:用玩具、声音吸引宝宝主动转向患侧,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多次。将玩具或床铃挂在婴儿床的患侧方向,鼓励转头。俯卧抬头训练:每天多次让宝宝趴着玩耍,促进颈部肌肉力量平衡发展。
4.按摩放松。手法:用指腹轻柔打圈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颈部两侧条索状硬块),每次5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用温毛巾(38-40℃)敷患处5分钟后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需避免烫伤)。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家庭干预需要4-6个月,改善通常缓慢,需耐心坚持,避免强行掰动宝宝头部。如宝宝抗拒或哭闹严重,暂停操作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