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
有点“臭臭”的话题
苯丙酮尿症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代谢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最让人难以忽视的症状
就是宝宝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老鼠味”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疾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或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使得苯丙氨酸(PHE)不能正常转化为酪氨酸,从而在体内积累。
这种积累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如苯乙酸和苯乳酸)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产生特殊的鼠尿臭味。
除了异味问题,苯丙酮尿症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智能发育落后。
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儿,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还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抽搐,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常有兴奋不安、多动和异常行为。
在外表上,宝宝的皮肤毛发也会有改变。皮肤常干燥,易有湿疹和皮肤划痕症。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毛发色会偏淡,呈棕色。
⭐️需要注意的是
新生儿期几乎无临床症状
在3~4个月后才会逐渐表现
那我们如何确定宝宝
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呢?
宝宝苯丙酮尿症的筛查项目:苯丙氨酸(PHE)
⭕️ 采血
在出生48小时后,7天之内,需充分哺乳后采血。蛋白摄入不足可导致假阴性。若筛查阳性,需进一步复查确诊,早产感染等可导致暂时性升高。
⭕️定期去医院复查
检查体内的苯丙氨酸的浓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苯丙酮尿症的发生呢?
✅ 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患儿需携带2个相同的致病基因(纯合子),所以父母(杂合子)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新生儿筛查:使患儿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或减少智能落后的发生。
✅产前诊断:在父母致病基因突变明确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对胎盘绒毛(孕10~13周)或羊水细胞(孕16~22周)进行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
✅杂合子携带者筛查:明确致病基因后,可选择三代试管,实现优生优育。
苯丙酮尿症目前无法治愈,但是,如果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可以避免或减少对脑发育的损害!
治疗年龄越小
效果越好
平常人吃的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者来说,可能成为伤害他们大脑的“毒药”,所以对这种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饮食为主,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为辅。
✅ 避免摄入高苯丙氨酸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等。同时,适量摄入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物等。
✅ 给予四氢生物蝶呤替代治疗,缓解病情。
✅ 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的智力、运动能力等。
具体怎么吃
听医生的准没错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