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7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连廊同步开启并落幕。
展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以“青年汇聚 创造无界”为主题,通过四大艺术单元、跨界互动及多元媒介形式,打造了一条集创新、共融与未来感于一体的“空中艺术长廊”,吸引了全年龄层、多文化背景的观众参与打卡观展,成为文博会期间的文化热点。
以“四新”战略驱动 构建湾区艺术生态标杆
此次展览,宝安携手紫荆文化集团,锚定“赛事+展览+产业”模式,构建“无界”常态化艺术交流长效机制,推动“活动热潮”向“发展生态”跃升。
以赛促展,注入艺术新动能:围绕“无界湾区・热潮共生”主题,发动全国80余所高校千名青年参赛,为湾区艺术版图输送鲜活力量。以展带拍,激活市场新场景:从672件作品中甄选28位作者的60件佳作,以展览+现场拍卖形式,探索“艺术鉴赏—消费转化”闭环。以动衬静,迸发创意新活力:打造“音乐+书法”、“舞蹈+版画”、涂鸦共创等多元艺术碰撞场景,点燃湾区艺术话题热度。以点强链,构建文化新生态:同名广播剧《无界》首发、深澳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同步启动6-8月港澳巡展,以“展览IP+内容创作+区域联动”模式,塑造高水平湾区艺术生态标杆。
这一战略不仅推动“无界”从短期活动向常态化生态跃升,更以宝安为支点,以“四新”举措推动“无界”品牌与文博会流量深度共振,撬动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的深度协作。
跨界互动激活公共空间 打造艺术参与新范式
观众的深度参与成为展览一大亮点。本次展览设置“潮生”“共生”“新生”“云生”四大单元,聚焦大湾区文化生态、传统与现代联结、青年身份认同及数字艺术未来,全方位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成果。
展览突破传统观展模式,构建沉浸式艺术现场,吸引了全年龄层、多文化背景的观众参与,海外观展团、港澳汉服爱好者、学生群体及家庭观众络绎不绝,日均人流量远超预期。“观众对港澳艺术作品的兴趣尤为浓厚,许多来自内地的参观者主动询问巡展计划,期待‘无界’品牌能走进更多城市。”策展方特别提到。
打卡互动区、全天开放的涂鸦共创墙、沉浸式艺术现场及定时上演的跨界演出,构建了“可看、可玩、可体验”的立体艺术场景。“观众不仅是观赏者,更是创作者和传播者。他们在涂鸦墙上留下个性印记,用镜头记录展览瞬间,甚至跟随舞者即兴互动——这种高参与度正是‘无界’理念的最佳诠释。”策展方总结道。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的市场表现亮眼,反响热烈。青年艺术家作品及无界大展周边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关注。“每日均有周边文创产品售出,艺术家们的作品也持续收到收藏咨询,这充分展现了大湾区青年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市场潜力。”策展方负责人表示。
港澳巡展启幕在即 共绘湾区人文未来
“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大湾区文化融合的成功实践。它以青年创意为纽带,打破地域、媒介与想象力的边界,构建起开放包容的艺术生态。
宝安区通过“四新”战略,将文博会流量转化为艺术生态发展势能,为“无界”品牌注入可持续生命力。随着6-8月港澳巡展的开启,“无界”品牌将持续推动大湾区艺术从“活动热潮”向“发展生态”跃升,以艺术为媒,书写人文湾区建设的新篇章。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