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五色糯米饭

宝安湾
05-21 08:06
摘要

李宗球 文/图


近日,家人从老家带回一碗五色糯米饭,让我一饱口福。常年在深,很多年没吃到五色糯米饭了,还是那难忘的颜色和味道。色彩斑斓,甘甜淳香,软软糯糯!吃五色糯米饭,是一种暖在心头的故乡情怀。


壮乡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风味美食,五彩斑斓,鲜艳诱人,因呈黑、白、红、黄、紫五种颜色而得名。在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清明节、四月八、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乡人民都做五色糯米饭,方便赶歌圩携带食用,或祭祖拜神之用。吃五色糯米饭,对唱山歌,永远牵动着壮乡人的心。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壮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相传,智慧超群的壮族先人达桂在朝里做官,为人清廉正直,关心百姓疾苦。有一年壮乡大旱,庄稼没收成,百姓苦不堪言。达桂用计让皇上到民间视察,还上奏直言减免壮人的粮租,得到恩准。过后皇上发现上当,下令捉拿达桂归案。乡亲们闻讯,连夜把达桂送到山上躲藏。前脚刚走,官兵后脚就到。抓不到达桂,官兵恼羞成怒,便放火烧山,而放火那天刚好是农历三月三。官兵走后,乡亲们急忙上山,在一棵高大的枫树洞里找到达桂的尸体,大家悲愤欲绝,含泪把他葬在那棵枫树旁。不久后,皇上很奇怪地被一条身上有五种颜色的大蛇咬死。大家都认为是达桂显灵了,为民除害。后来,每年的三月三那天,壮乡人便把糯米泡在枫叶等植物汁里,让糯米上色后捞起沥干,放到大铁锅里隔水蒸约一小时,便蒸出黑、白、黄、红、紫五种颜色,把蒸熟的糯米饭拿到山上去祭奠,以此纪念达桂,怀念这位壮族清廉之官,便有了做五色糯米饭的传统。


五色糯米饭主要是采用天然植物萃取汁液,属于大自然的馈赠。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色香味俱全。小时候最爱看奶奶做五色糯米饭。奶奶把采来的枫叶、紫蓝草、黄母花、红蓝草都洗得干干净净,分开放入石臼中捣烂,每种捣烂的渣子都加适量的清水,也是分开浸泡一天一夜。捞起渣子,把染料分开放锅里煮到五六十度,再把适量上好糯米倒进染料水里浸泡10小时左右。浸泡的糯米上色后,捞起糯米沥水十五分钟,各种颜色的糯米分开装,隔水在大铁锅里蒸一个小时,这样就可以起锅了。当奶奶把大锅盖揭起来,随着清香的蒸汽慢慢散去,“哇,好美啊!”我们一群小孩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只见一盘盘斑斓多彩的五色糯米饭呈现在眼前,晶莹剔透的米粒,泛着诱人的香味。捧着略滚烫的五色糯米饭,我们顾不上那么多就狼吞虎咽起来,糯米饭清香诱人,松软可口,唇齿留香,直达心底。五色糯米饭寓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用天然植物汁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如染黄色的“黄母花”具有清热凉血作用;染黑色的枫叶,最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力”,枫叶和饭一起煮,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可见药用功效不同一般。


所以说,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寄予幸福、美好、和谐、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壮族人民过着五谷丰登、火红日子的写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