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福田区梅林路6号,一座以“毫米级精度”生长的建筑——深圳安居景馨苑项目,通过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打造保障性住房,成为了国内首个高密度城区建造的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
记者在项目工地上看到,塔吊林立间不见尘土飞扬,没有传统抹灰、砌砖的场景,只见建筑产业工人通过可视化系统操控自平衡机械臂,将一个个在工厂里生产好的30吨重的精装混凝土模块精准组装成30层高楼……从“现场砌砖”到“工厂造房”,从“经验主导”到“标准驱动”,一场由模块化集成建造技术引领的建筑工业化变革,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破解超大城市住房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各地正在纷纷开展“好房子”探索实践,特别是加大力度率先将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
近年来,深圳市安居集团积极应用新型建造技术,着力创新破解超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提供高品质的保障性住房。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模块集成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程,安居景馨苑项目从首件模块吊装到完成30层、近百米高楼的精装封顶,仅用时148天,为深圳市提供696套高品质保障性住房,交出了将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的深圳答卷。
“该项目从设计源头出发,结合中建海龙创新升级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生产、智慧运输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快速高效建造,较传统建造方式缩短建设工期14个月,大大加快了保障房的供应。”安居景馨苑项目经理徐恺介绍说,凭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减少了75%以上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避免约25%以上的材料浪费,工业化生产体系还将建筑结构误差精确控制在5毫米内,实现低碳环保施工、高效优质造房。
重塑行业全产业链
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改变了施工作业场所,从以施工现场为中心向以工厂的工业化生产为中心转变。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从2019年原创研发了“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在该领域成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牵头单位。
2023年,深圳市安居集团应用中建海龙原创研发的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1.0体系,用时1年交付5栋近百米高的精装保障性住房“华章新筑”,刷新了我国当时建筑业的多项纪录。
如今,安居景馨苑项目采用了升级版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2.0技术,通过数字化设计大幅提升模块集成度,并引入“微管廊”概念,将电力、通信、给水等多类管线集成在户内一个隧道空间中,集成度达户内管线的60%,有效减少了空间占用,节约了运维成本,提升了检修便利性和运维效率。
推动“好房子”持续升级
长期以来,隔声、保温、防渗及空气质量等住房通病一直是老百姓的“心头患”,如今新的建造技术应用让这些疑难杂症有了破解之道。
在位于福田保税区内的中建海龙模块化“好房子”体验馆,多组模块化集成的精装建筑单元样板间,直观展示了建筑工业化建造“好房子”的新图景。
“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在于标准高、效率快、质量好。”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说,未来,伴随技术的不断迭新,模块化好房子,将以更人性化的结构设计、更先进的机器人设备、更安全耐用的装修材料、更多元的用户定制等在工厂“智”造,推动“好房子”持续升级、越来越好。
近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交流及现场会”在深圳举办,与会专家对深圳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探索应用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上的迭代和突破,更在于为促进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