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桨!广州南沙龙舟赛今日逐梦蕉门河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罗瑞娴 刘冰汧 张丁璞 罗慧敏
05-25 20: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25日,广州农商银行杯2025南沙龙舟大赛在广州南沙蕉门河(南沙万达广场至南沙图书馆河段)举行。据悉,作为2025年广州体育嘉年华系列赛事之一,本届大赛以“图南奋楫・逐梦全运”为主题,汇聚大湾区50余支精英队伍、1000多名运动员同场竞技,在赛事规模、文旅融合、商圈联动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这场龙舟赛线上线下共吸引超200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观赛。早晨七点开始,蕉门河两岸早早地就围满人群。蕉门河上鼓声震天,龙舟如离弦之箭。各参赛队伍高喊着统一的口号,充满力量地划桨疾速前行。最终,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男子龙舟队以不到一秒的冲线时间优势,拿下今年南沙镇街组的第一名,全队队员光着脚一起站上领奖台,捧起金杯和彩旗,高高举起手中的桨。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南沙龙舟大赛在参赛规模上实现大幅提升,参赛队伍从32支增加至51支,参赛运动员超1500名,翻了一番。赛事设置男子22人龙舟400米直道竞速(镇街组、社会组、邀请组)和12人龙舟400米直道竞速(混合组、高校组)等多个比赛项目。为吸引更多大学生来到南沙,今年赛事特别设置高校组。这一举措得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15支高校队伍的响应,为古老的龙舟文化注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举行的龙船饭席开两百围,在位于南沙中心地区的市民广场举行。龙船饭源自古代龙舟竞渡时村民为健儿备餐的传统,如今早已从食一顿饱饭升华为集仪式感、归属感、美好祝愿于一体的文化象征。这席氤氲着岭南水乡特有温情的龙船饭,将“食过龙船饭,顺风又顺水”的传统祝福,化作联结湾区情感的味觉纽带。

据介绍,本次“优品南沙龙船饭”以潮汐为谱,烹煮渔舟唱晚的鲜香密码。其精选南沙优质食材,为食客们呈上一场味觉盛宴——“大盘菜”,满满一大盘汇聚南沙河海的精华;“一鱼多吃”,将鱼的鲜美发挥到极致;“一举高粽”,糯米饭拼粽子和新鲜时令的本地水果心意满满。在每桌占据“C位”的“南沙大盆菜”更是有虾、鲍鱼、猪脚、白切鸡、黄阁烧肉、横沥玉米等热气腾腾的美味。

记者了解到,龙舟文化是水乡南沙的特色文化,划龙舟、扒农艇备受南沙人喜爱。南沙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各村落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龙舟“起龙”“采青”“探亲”等仪式活动。自宋代起,南沙就已有场面浩大的九人龙舟赛。龙船样式也多有变化,不仅有红龙、花龙、大乌龙、金头等,还有龙船公 ( 雄性 ) 与龙船乸 ( 雌性 )。

近年来,广州南沙紧抓《南沙方案》机遇,重点依托滨海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水上特色运动项目,龙舟运动已成为南沙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靓丽名片。广州南沙龙舟队多次获得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冠军,还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龙舟的魅力,曾获2023年澳大利亚达尔文国际龙舟节标准龙冠军、第一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突出贡献奖。

南沙也曾有过一支女子龙舟队,勇夺全国女子龙舟赛冠军。1987 年,她们首次代表广东参加全国第三届女子龙舟赛便摘得桂冠,次年再获全国屈原杯龙舟赛冠军,打破 “龙舟运动唯男子专属” 的传统认知。1990 年,其受邀赴香港参加国际龙舟邀请赛,一举斩获第三名,就此叩开国际赛事的大门,让世界看到南沙龙舟的别样力量与风采。

(南沙宣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罗瑞娴 刘冰汧 张丁璞 罗慧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