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分会场活动,“以文承艺·以博启智”2025观澜湖国潮艺术节启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苗威 通讯员 陈霄
05-21 23: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观澜湖艺工场分会场“以文承艺·以博启智”2025观澜湖国潮艺术节在观澜湖MH画廊精彩开幕,本次艺术节契合深圳市“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工作,聚焦非遗创新、青年设计力量培育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注入新动能。

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观澜街道办、观澜湖集团、观澜湖艺工场、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以及近百位的工美大师、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投资者和文创品牌企业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

五大板块打造产学研艺术交流平台

2025观澜湖国潮艺术节将举办“国匠荣耀·第九届手工艺创新沙龙”、“国潮艺创节”、“国潮艺览周”、“国潮嘉年华”和“国潮艺教行”五个板块共14项文旅艺创主题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手工艺行业、非遗产业、国潮文创企业和文教机构等产学研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推动文化产业交流互动与创新发展。

三大展览展现艺术创新成果

深圳市一直强调要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意设计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观澜湖国潮艺术节多个亮点活动都体现出这一方向。

5月中上旬,观澜湖艺工场推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观澜湖手艺工场进行校企合作,邀请14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硕士来到手艺工场进行艺术创作。经过十余天的创作打磨,活动现场,“重塑共生”传统手工技艺创新设计研究作品展,令参会嘉宾眼前一亮。清华大学指导老师陈燕琳说到,“手工艺的未来,不在博物馆的静态陈列中,而在不断被重塑的动态生长里”。

“观界——艺术家蒋一玮高温颜色釉瓷板画个展”,将展出几十幅以宇宙、自然、海洋生物等为主题的作品,以中国写意艺术形式呈现丰富的视觉体验。

在观展中,观众体会“内观心象、外观万象”,以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世界,以深刻的情感去感知生活。同时,“艺澜芳华——中华手工20年手工艺封面展”回顾中国手工艺行业20年历程,现场逾80幅海报记录了近20年中国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变化,让观众成为手工和非遗行业长河的亲历者。

三场展览一经开放便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游客前来参观交流。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行业大咖共话非遗创新未来

在开幕仪式后,举办了非遗创新对话沙龙活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裴永中、清华大学副教授陈燕琳、青年艺术家蒋一玮、清华大学设计硕士张天慧、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非遗与民间艺术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李元庆,就非遗传承、技艺创新、设计创意、产品创作等话题进行积极探讨,为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值得期待是,5月24日,观澜湖艺工场将在深圳硬石酒店举办“国匠荣耀——第九届手工艺创新沙龙”,届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国利、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丁敏、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主理人罗智斌、晚峰榫卯创始人刘文辉、丽祥智创创始人张敏等产学研大咖将齐聚一堂,以“承手艺之志、启设计之光”主题,围绕手工艺与科技、传承、创意、发展等话题展开研讨,为行业提供前沿思路观点,探索手工艺产业未来方向。

多元活动促进大众参与

此外,观澜湖艺工场还举办国潮文创市集、艺术机构汇演等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与艺术魅力;而国潮艺教行的4场沙龙活动更是邀请法国跨界设计师米咖、中国非遗传承人和手艺人举办国际手作深圳市民体验沙龙、陶瓷贴花文创产品手造沙龙、非遗手作港澳游客体验沙龙等活动,促进艺教融合,吸引市民深度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国潮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打造‘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场景,助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观澜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艺术节通过展览、沙龙、市集等多元化形式,搭建了文化产业全链条平台,切实担负起企业的文化使命,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5观澜湖国潮艺术节通过一系列丰富活动,为文化产业招商交易、艺术作品创作展销、文教活动大众参与搭建交流交易平台,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将推动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观澜湖艺工场成为文博会分会场已经第九届。作为文体旅全面发展的企业代表,观澜湖集团契合深圳“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 激发消费新活力”工作要求,借助高尔夫球会、酒店、生态运动公社、手艺工场、卡鲁冰雪、海洋世界、源野基地以及缤纷的网球、匹克球、马术、保龄球、溜冰等运动项目促进文体旅融合,打造沉浸式多元文化生活方式体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消费一站式目的地。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苗威 通讯员 陈霄)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