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4年发布引领性地方标准202项,数量为历史以来最高

读创深圳 李佳佳
05-21 18: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佳佳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制造强市和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2025年度打造深圳标准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一年,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协同联动下,深圳标准工作扎实,优势突出。2024年发布引领性地方标准202项,数量为历史以来最高;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制修订245项,累计国际标准总数达3379项,稳居全国前列。

2024年,全市标准化工作在9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作制度更健全完善,市民政局、市住房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等职能部门印发实施部门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二是标准化基础更扎实,成立低空经济、卫生健康、养老服务、虚拟电厂4个市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市形成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撑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良好态势。

三是标准支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实施新产业标准体系领航、标准国际化跃升等6项工程。发布储能、超充、车网互动三个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吸引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等4家医院顺利通过标准认证。

四是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成立运行,“三中心”协同创新助力标准出海,集聚标准国际化发展新动能。

五是专项资金有效引导,释放乘数效应,切实发挥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支持科技产业创新。

六是优化创新平台功能,打造全国首个覆盖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评估复审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标准AI服务平台,首创“标准+AI”协同模式。

七是试点示范凸显社会治理成效,“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智慧+个人破产事务管理”“健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治”等国家级省级试点彰显幸福生活质量。

八是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累计培育标准化工程师2676人,8人次获得“ISO卓越贡献奖”“IEC 1906奖”等国际大奖。

九是标准提升促“两新”实施,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2项、发布地方标准35项,有力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地。

会议还制定了标准化工作任务单、分工表,有序推动18个重点任务实施。以“标准领航”驱动产业升级,以“标准提质”支撑消费扩容,以“标准创新”深化先行示范,以“标准对接”打造开放高地。聚焦标准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加速突破,为深圳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强支撑。

(作者:李佳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