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队告捷!2025年残特奥会首个夏季项目聋人足球赛佛山顺利“开波”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5-17 21: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共赴一场勇气、团结与梦想的体育之约。

5月17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十一人制男子组)开赛仪式在南海体育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国12支代表队的216名运动员、69名工作人员及50名技术官员齐聚佛山,共赴一场勇气、团结与梦想的体育之约。

作为本届残特奥会首个夏季项目,聋人足球项目竞赛日程为5月17日至5月24日,小组赛、半决赛、决赛将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和南海体育中心轮番进行。开赛仪式结束后,本次比赛首场赛事在南海体育中心内场正式打响,由广东队对阵云南队。

最终广东队2:0战胜云南队。开场仅10分钟,广东队11号运动员谭遂名就拿下宝贵一分。下半场,广东队15号运动员黄土瑞又踢入一个精彩进球。佛山三水运动员陆永健代表本土出战。广东队主教练李立志介绍,“球队目前有18名球员,平均年龄33岁,将按照既定战术,赛出更好成绩。”

记者了解到,聋人足球的规则框架与普通足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球员们需在赛前接受听力检测分级,确保符合听障运动员标准(听力损失≥55分贝)。参赛时,所有球员佩戴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必须取下,确保为同等听力条件。裁判则使用旗语、手势或闪光灯代替哨声,传递开球、犯规、暂停比赛、判罚信息和比赛结束信号。

聋人足球项目的特殊性在于不可以口头交流,教练员在场边指导战术也依靠手语传达。因此,球员们就需要非常专注,通过观察队友的眼神、手势以及球发出的声响,来判断位置和做出动作,默契是决定比赛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赛场上的快速跑动、精准传球、漂亮进球,让这场“无声比赛”也颇具看点。

本次聋人足球比赛还设置无障碍观赛席,让残疾人也能在现场感受比赛的魅力。南海体育中心的无障碍改造全面覆盖通道、卫浴、盲道等七大系统,并特别组建无障碍体验团队,通过近百次模拟测试,对无障碍坡道、卫浴扶手高度等细节进行优化,同时辅以手语解说、高对比度标识等设计。

世纪莲体育中心则对消防、供电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对天蓬索膜结构进行加固,且更换全新的专业足球草坪,还新增4台无障碍升降机、6个无障碍卫生间,专门设置76个无障碍观众席位。佛山不仅高标准完成两大场馆“无障碍设施改造2.0工程”,还坚持“办赛就是办城”理念,呈现佛山品质、传递佛山温度。

赛事期间,南海体育中心上演醒狮表演等岭南特色节目,让运动员和观众领略佛山的岭南文化风情。作为以功夫闻名世界的城市,佛山是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的故里,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刚柔并济的咏春拳、雄浑大气的洪拳、灵动飘逸蔡李佛拳,近500家武馆共同演绎着佛山功夫的博大精深。

作为粤剧的发源地,佛山保存着最纯正的粤韵风华。琼花会馆的百年戏台,仍在传唱着红船弟子的动人故事。而龙舟竞渡的鼓点、醒狮采青的灵动、石湾陶艺的流光,则共同勾勒出佛山鲜活的文化图景。“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佛山“世界美食之都”,双皮奶、陈村粉等美食令人回味。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美食之乡”的美誉。自唐宋以来,佛山便是中国南方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期与汉口、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民间体育龙舟竞渡、醒狮表演、武术展演等活动遍布城乡。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叠滘龙舟漂移等特色赛事火爆出圈。

如今,其体育事业欣欣向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得益彰,承办高水平赛事经验丰富。佛山还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家电、陶瓷、家具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全国地级市最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领跑者标准,佛山持续擦亮“中国品牌之都”的金字招牌。

“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全球,美的、海天味业等知名企业均诞生于此。近年来,佛山加快数字化转型,7400多家规上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高效率提升;新能源、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蒸蒸日上,佛北战新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等重大产业平台快速发展。其全市培育近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为引领的科创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