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5月15日佛山鸣哨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5-09 21: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作为本届残特奥会的首场赛事。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将于5月15日至25日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举办。5月9日召开的赛事新闻发布会宣布,作为本届残特奥会的首场赛事,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12支代表队同场竞技。目前,聋人足球项目单项竞委会已实现实体化运作,各项筹办工作已准备就绪。

记者了解到,聋人足球的规则框架与普通足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球员们需在赛前接受听力检测分级,确保符合听障运动员标准(听力损失≥55分贝)。参赛时,所有球员佩戴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必须取下,确保为同等听力条件。裁判则使用旗语、手势或闪光灯代替哨声,传递开球、犯规、暂停比赛、判罚信息和比赛结束信号。

据悉,佛山有1名本土运动员参赛,是来自三水的陆永健。佛山两大场馆均已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2.0工程”。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已参照国际标准完成无障碍升级,高对比度标识、震动提醒装置、防滑坡道、盲文指引等设施,专业手语翻译老师将在赛事期间全程驻场,630名志愿者将用手语和微笑传递佛山的城市温度。

佛山市残联理事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齐锋介绍,佛山每年举办一次单项锦标赛,每四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全市残疾人运动会,鼓励运动员们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身体功能,激发逆境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更多“折翼天使”重拾自信。2021年,佛山出台《佛山市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对残疾运动员与健全人“同奖同誉”,区级、镇(街道)结合实际叠加奖励。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宝坚表示,佛山将借赛事契机,推动“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传统民俗活动和佛山“西甲”、叠滘龙船漂移等特色赛事“出圈”“出彩”,并利用赛事时间节点,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各类优惠文旅产品和配套服务,鼓励全市文旅行业推出“赛事+文旅”套餐,实现“一张门票惠游佛山”。

佛山正把“场内”高水平竞技比赛与“场外”美食、文化、旅游等资源“串珠成链”,力争打造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典范,让“跟着赛事游佛山”成为时尚。

(残特奥会佛山赛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