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蓝皮书: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报告(2024)》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
05-16 20: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发布了《深圳蓝皮书: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深圳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成就,高度凝练深圳加快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成效做法,并对未来深圳数字化建设发展核心方向进行展望。

构建“一超多强总调度”智能算力体系

在全国率先完成5G独立组网,构建“通算+超算+智算”算力体,打造全市政务网络“一张网”、优化数字政府“一朵云”信创基础环境,建设完善以BIM/CIM为核心的全市域数字孪生底座,持续完善以深圳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为主线的数据中枢……《报告》指出,深圳在网络体系、算力体系、政务云体系、数字孪生底座、数据中枢和AI能力中枢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构建了全球领先、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

《报告》建议,深圳要持续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城市+园区+边缘”的算力总体布局,构建“一超多强总调度”智能算力体系;加快推进已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同时,要基于BIM精细化建模的CIM平台路线,持续升级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全市域物联感知数据接入,加强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时空数据等融合治理,夯实数据孪生底板。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城市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报告》指出,深圳充分发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教育服务、气象预报等领域形成突破性应用。比如,福田区依托政务大模型实现城市事件智能分派,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全国最大的中文医疗问答数据集“华佗GPT”服务用户数十万次;全球首个业务级区域气象大模型“智霁1.0”实现分钟级精准预报。

《报告》建议,深圳应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飞速发展的机遇,在建立智慧城市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构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验室、推进多元优质普惠安全的基础算力设施建设、强化高质量公共数据要素资源供给、有序推进大模型在智慧城市领域创新应用、以场景应用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快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数据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首创性成果

《报告》指出,深圳高质量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在数据产权、跨境流通、资产化、合规监管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全国首创性成果。同时,深圳市积极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在征信领域试点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在医疗领域试点信用就医等,形成了丰富的创新成果。

《报告》建议,深圳要健全数据要素法规制度体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指引,因地制宜出台实施细则,争取试点示范。健全以供需对接为核心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体系,建立数据流通全流程合规标准规范,完善由市场供求关系主导的数据要素价格机制。着力健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分类分级规则,完善交易定价规则、利益分配规则、监督管理规则,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数据开发利用的积极性。积极构建涵盖公共数据、行业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多方面的新型数据空间,深入探索有条件开放和授权运营模式,为多元数据的有效整合与创新应用开辟广阔路径。

编辑 刘彦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