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祭扫”兴起却有“坑”? 律师:优先考虑正规服务平台

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04-04 10:33
收录于专题:网络中国节·清明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日,全国各地线上和线下的殡葬店、殡仪馆和公墓陵园等纷纷推出“代客祭扫”服务,部分商家甚至可以满足定制化祭祀需求。

清明时节寄哀思。在当下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因时间或地域限制无法返乡祭扫。近日,全国各地线上和线下的殡葬店、殡仪馆和公墓陵园等纷纷推出“代客祭扫”服务,部分商家甚至可以满足定制化祭扫需求。

与此同时,“代客祭扫”也成为清明假期常出现的骗局,法律专业人士对此表示,消费者要警惕低价陷阱,尽量选择正规服务平台购买“代客祭扫”服务。

各地兴起“代客祭扫”,线上即可随时下单

日前,读特新闻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以“代客祭扫”“代客扫墓”“代祭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代客祭扫一条龙服务”“代祭祀套餐”等各类相关服务层出不穷,价格大多在100元至上千元不等。

4月3日上午,读特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深圳一家殡葬店。店内员工向记者介绍,其所在门店从今年开始在线下和线上推出“代客祭扫”服务。“祭祀供品方面我们会准备一花三牲五果和纸钱等。工作人员到达墓园后,将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并全程录像,此后会进行上香烧纸,全程约20分钟。”该员工向记者表示,目前预定并没有爆满,可以按照消费者需要的时间和日期进行祭祀。

同日,记者还致电了深圳多处墓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登记申请人和墓碑信息后,也可以进行“代客祭扫”,但服务仅限于送花和清扫墓碑,“我们的鲜花价位30至50元不等,清扫墓碑、放上鲜花后,我们会拍照片和视频留存。”

清明节前夕,全国各地也鼓励市民通过“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方式寄托哀思,减少聚集。其中,长沙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发布《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浙江金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也联合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部分公墓提供免费的“代客祭扫”。

该项服务兴起后,也引发诸多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祭扫形式不够有诚意,而有些人则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弥补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到现场祭扫的遗憾。中国民间艺术体验馆馆长张英曾公开表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怀敬意和缅怀之情,便是对逝者的尊重,“现在的祭祀方式虽然不像古人那般讲究,但也应该保持虔诚、肃穆的心态。”

律师提醒:谨防“代祭扫”服务骗局

记者观察到,北京反诈中心在清明节前曾发布提示,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或有信誉的商家。案例显示,某消费者曾在清明节前收到一条信息,对方自称可提供专业代祭扫服务。待消费者提前微信转账支付了500元服务费后,却在约定祭扫的当天发现被对方拉黑。

广东信琅律师事务所国际与新业态法律部主任、执业律师肖小月接受采访时指出,“代客祭扫”这项服务本质上属于委托合同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消费者委托服务提供方完成特定的祭扫事项,服务方按约定履行义务后,消费者支付相应报酬。

肖小月建议,若出现服务未按约定完成的情况,消费者可采取以下维权途径:首先尝试与服务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凭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或通过12315平台投诉。

针对此类服务消费,肖小月特别提醒消费者要明确服务内容、保存沟通记录、订单及付款凭证等重要证据,并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服务内容、费用标准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服务提供商,避免陷入低价服务陷阱,优先考虑正规服务平台。” 肖小月说。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