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上航局与中山大学创新春招模式,开启产教融合新实践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03-27 16: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度融合产教的创新春招活动

3月27日,中交上航局联合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河湖生态治理技术创新与青年成长”为主题,举办了一场深度融合产教的创新春招活动。此次活动是中交集团“万名工程师进课堂”行动的春招升级版,通过“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形式,突破传统招聘模式,让行业导师深度参与课堂,为学生搭建起“理论-实践-就业”的立体化成长通道。

活动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中交集团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中交上航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东华,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治水新范式为核心,将大芦线航道整治、洱海湖滨带修复等国家工程转化为教学案例,采用“技术解码+职业导航”双轨模式,既阐释河湖治理前沿技术,又以行业导师身份分享职业成长经验。他创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成为连接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生动桥梁。

特别设计的“春招直通车”环节,将招聘宣讲融入技术课堂。赵东华结合主导重大工程项目的经历,现场解读企业培养体系,让学子直观了解行业人才标准。同时,特邀在中交上航局就业的中山大学校友分享参与国家战略性工程的全周期实践,用技术创新破解工程难题的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让专业价值落地于国家需求”。

这种“技术赋能+职业导航”的招聘新模式,打破了校企物理边界,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职业发展路径与技术攻关历程的同频共振、青年成长轨迹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紧密契合。活动现场,一位学子表示:“行业导师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打开职场大门的钥匙。”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