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新材料新范式,2025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03-22 11: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进一步推动深圳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1日,“2025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年会”活动在深圳河套科创中心举办。活动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联合主办,聚焦AI技术与新材料产业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政产学研各界,以及来自北京、厦门、长沙、佛山等各地参会代表400余位,共话AI技术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路径,共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政策强势引领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发布《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并为协会聘任的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林、深创投新材料基金部投资总监柳佳楠博士、中国电子云集团及火山引擎产品专家等6位行业人士颁发证书,这些专家将作为协会战略发展顾问,在产业化、数字化、技术创新和资本推动方面为企业给予专业的指导,为行业发展赋能。

《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明确,将注重企业的实操,为企业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技贸评议基地、电池护照、精益生产、标准、检测认证等各项促进质量提升的特色服务,对行业的质量提升发挥指南、指引的作用。

在回顾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2024年工作报告后,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陈寿表示,今天的活动只是AI和新材料融合系列活动的开始,后续还会有更深入的应用案例,希望活动可以对业界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入AI+新材料的工作中,共同促进发展。

学者专家共探AI+新材料赋能行业创新

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大咖分享洞见,干货满满。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肖劲松所长解读“十五五”国家新材料产业重点及数字化布局方向,强调AI将在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等领域释放倍增效应。

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则分享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及创新体系,而比亚迪新材料公司则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坚持铝代铜、塑代钢、胶代焊、芯片材料电芯材料等“三代两芯”战略方向,致力于新能源产业链等领域材料成分研究,材料性能优化,材料成型开发,材料表面处理,材料循环再生,材料测试认证等材料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料—材—器—用”多链一体化发展。并强调了新材料协会发挥的积极作用,共同搭建五大平台,对新材料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和储备提出“问题”,将继续深化“解题”的合作。

张林分享了AI驱动的分离膜材料发展趋势分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刘淼博士发布“MatChat AI”系统,展示AI驱动的新材料智能研发平台。中国电子云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博则建言企业构建“数据-算法-场景”闭环,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深创投新材料基金部投资总监柳佳楠透露,深圳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已启动,也将紧密关注AI+新材料融合项目。

在压轴的圆桌峰会中,行业专家们围绕“AI赋能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展开热议,提出建立跨领域协同平台、打通“实验室-中试-量产”链条等建议,呼吁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深港科创助力打造国际级AI+材料创新策源地

会上,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寅骁介绍了河套科创中心的规划和重点项目,深港科创始终致力于“践行国家战略,打造科创高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履行国企责任担当。他透露,将进一步深化与新材料协会的合作,打造国际级AI+新材料创新策源地。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吹响了行业内“AI+新材料”变革的号角,接下来,协会将以“提质增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联动头部机构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培训及资本对接,加速AI技术从概念走向产业化。协会也将持续围绕AI创新、数字化转型、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领域与新材料的融合开展各项活动,构建“政策+技术+资本+应用”四位一体生态圈,进一步推动深圳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