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圳湾看海鸥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黄玲玲
03-12 11:28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湾的海鸥是去年年底飞回来的,那些天网络上都在喊:看海鸥去,海鸥回来啦。我们赶过去时,海滩边有一些鸟,在观鸟人的介绍下,知道那是鹬鸟,是琵鹭,它们或踩在某块礁石上,或张开翅膀贴着水面飞翔。海鸥在飞回来的路上呢。有人说,海鸥要经历漫长的旅程才会到达海湾。那是怎样的艰辛与疲惫啊。

看海鸥去。去年忙着要回家,没抽出空去看海鸥,听说海鸥们四月就会飞走,错过就得再等一年。

从深圳湾地铁口一出来,就面对大海。我喜欢这个站点,去年秋天一钻出来,迎面就是一棵怒放的异木棉,那花儿粉得像一幅画,带着浪漫而朦胧的意味。蓝天,白云,碧海,远处隐约可现的香港楼宇、山峦,你本来是感叹异木棉的美,结果那眼睛就不够用,哪哪都美得不可方物。

昨天不是休息日,游人却一点也没减少,远远地望见一群人在栈道上,成千上万只海鸥在他们头顶上飞,边飞边高亢地“咕咕”“嗷嗷”叫着。那“咕咕”声与鸽子不一样,鸽子有点故作深沉“咕咕-咕”变换一点腔调。而海鸥的声线里是愉悦的,听上去满是兴奋和开心。再喜欢板着面孔的人,一听那叫声,脸庞就舒展开了,眉眼里都是笑意。

老郭已经聊发了少年狂,买了两个大馒头撇开了分发给我们,他挤进人群,踩过大礁石,站在临水面最近的大石头上,把馒头捏碎后伸长手臂。海鸥欢叫着奔向他,并不从他手心里去啄。高喊着:扔呀扔呀,我表演给你看。老郭听懂了,随手一扬,海鸥迅速飞过,精准一叼,一块块馒头屑准确无误被叼走了。每叼走一块游人们都“欧”地赞赏一声,听了这表扬与赞赏,海鸥们更起劲了,众多的海鸥聚拢过来,一瞬间人们的头顶上无数只海鸥跃过。你能清楚地看到那紧贴着身子的肉色的小爪子,能听到宽阔的翅膀扇动的“哗哗”声,甚至有细绒似的软羽落到你的头上。海鸥们好像不知疲累,乐此不疲地飞翔着,欢叫着。有时聚在海岸边的海鸥像得了令似的,万鸟齐发,朝着远处的海面忽拉拉飞过去,像无人机表演似的整齐划一,一个急刹车又集体忽拉拉冲我们飞过来。引来更大更响亮的赞叹声,人们惊呼着,有美女将双手拢在嘴边“欧欧”吼,把海鸥看成一个个白马王子,那股帅劲无以表达,她们完全忘记矜持丢掉淑女形象,尽情狂吼。

海滩边最多的要数海鸥,最活泼的也是它们。还有成群的海鸭,海鸭很憨实,随波逐流在水面上飘,面对游人,有的甚至把头拧过来夹在胳肢窝里睡觉,好的是海风不大,海面不是很颠簸,它们睡得很安稳。更多的海鸭争抢着落到水里的食物,褐黄的头,麻灰的头乱成一团,并不像海鸥那般有序。

一只“蓑衣鹤”安静地站在一块礁石上,我不知道它的名字,蓑衣鹤也是我根据它的形态而取的。它一身白羽,头顶上一撮长长的毛,像贵妇人那缀有细柔羽毛的帽子,身体两侧也有那种细长羽毛随风飘动,感觉它穿了一件纱褛衣。飘逸、优雅,不为外物所动,亭亭玉立,处事不惊。它先是微微缩着脖子盯着水面,不知发现了什么,突然那脖子一挺,脖子瞬间拉长显得更加挺拔而高贵。它只轻轻一抬脚,那纺锤似的身子就轻轻飘飞起来了,那么轻柔地从我们眼前划过,悄无声息。

海面上起风了,波涛翻滚着,拍击着岸边的红树林。海鸥依旧欢叫着,海鸭们从一个浪头飘到另一个浪头,蓑衣鹤不知所踪。一个正在直播的小伙子大声对着手机喊:要看海鸥的快点来,下个月它们可就要走了。说什么,捉一个?你要是能耐你来捉,深圳人民素质都很高的,就算海鸥停在肩头都不会有人捉它们。好好爱护它们,来年才有更多的海鸥回来。

看海鸥去吧,趁天气好,在海岸线上走一走,吹一吹海风,听一听海鸟的鸣叫,才不辜负这个春天。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黄玲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