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陈莉
2024-11-14 11: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小时候,考试卷子需要家长签字。父亲每次拿到我的卷子,都会仔细检查,认真地用笔勾画后,再在第一页空白处写上修改建议,最后郑重地签上他的名字。看着父亲指尖轻巧的力度,在字里行间流动。我心中暗自发誓:总有一天,我也要写得这样端正有力,落笔生辉。

小学时,班里流行“艺术签名”,大家都争相模仿明星那种龙飞凤舞的字体。我也设计了一个“潇洒”的签名。父亲见了,忍俊不禁地笑道:“你这字,是要飞起来了吧?”我不服气地回答:“这就是我的风格!”父亲耐心地教导我:“写字要踏实,字如其人。每一笔都要稳重,才能写出简洁大方的字。”他在田字格里一笔一划地写下我的名字,让我反复临摹。

到了初中,我的字反而像被大风吹过一夜的麦田,全倒头歪向了一边。写作业时,我趴在桌上,身体歪向一边,随意地涂抹。父亲在身后唠叨,我也不理会。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讲起自己的往事。年少时父亲因家贫辍学,不得不在十七岁就下了煤矿。白天在黑暗的矿井中劳作,夜里在宿舍里练字。蚊虫叮咬得满身疙瘩,他却始终不肯停笔。他说着,眼神带着些许遗憾,“人生没有太多选择,只有一点点去积累。”然而年少的我,哪里明白他这番话的用心?匆匆写完作业,便跑去看电视,把练字抛在一边。

那时,我正痴迷于古装剧。一天,看到剧中人在信笺上写信,字迹苍劲洒脱,笔势如行云流水。我心生向往,拿来一根筷子蘸水,在桌上“挥毫泼墨”。父亲见我兴致盎然,便请来书法老师,让我从颜真卿的楷书入门。就这样,一笔一划间,我逐渐体味到练字的韵味与沉静之美。奇妙的是,毛笔字的练习渐渐养成了我硬笔书写得稳健,那曾歪倒凌乱的字迹,终于也开始挺拔端正起来。

随着时光的流逝,手机和电脑逐渐替代了笔墨,手写的机会越发稀少。然而父亲不识拼音、不会打字,只能在手机上手写输入。起初,他笨拙地用粗糙的手指在屏幕上缓慢地划动,时常笔画未写完就被识别成了别的字,结果每每出错。他却不气馁,戴上老花镜,端坐在藤椅上,一遍遍地练习。如今,每当我在家庭群里分享取得的一点成绩,总会收到父亲温暖的鼓励:“女儿很棒,继续加油!”看着他回复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会心一笑,心底也不禁对父亲暗自赞叹。

父亲让我明白,写字,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我仍未能写出如父亲那般遒劲有力的字迹,但我会带着他传递的坚韧与坚持,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活。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陈晨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陈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