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 改革试点落地中山

中山+ 中山日报
02-27 19:37
收录于专题:中山新闻
摘要

2月26日上午,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桥”)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灌装线正高效运转,身穿洁净服的工人们密切关注着各项参数,确保每瓶产品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不远处的仓库内,中山海关关员正依据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对申报的一酱油实施抽检。作为中山海关首票以“批次检验(检疫)”模式验放出口的农食产品,检验检疫合格后,这批承载着“中国味道”的调味品,将踏上通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程,这标志着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落地中山。

中山海关关员在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下对首批申报出口酱油实施取样送检。记者 付陈陈 摄

“批次检验”模式是海关总署于2023年针对出口危险化学品监管出台的一种新型监管模式。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是智慧海关“出口申报前监管”业务场景的持续推广和深化,将实现对出口农食产品的智慧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

该模式下,中山海关充分评估申请企业的相关资质、信用等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等情况,择优纳入试点,改变以往按出口“申请批”检验的做法,将基本相同时段和一致条件下制造的产品确定为一个“批次查检单元”,实施检验检疫。海关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申报出口的农食产品实施查检作业和取样送检,对企业后续申报的同一“批次查检单元”产品采取审核相关单证、企业合格申明的方式实施验证,减少重复监管,提升作业时效。

作为首批试点企业,拥有数十年历史的珠江桥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这个始创于1954年的广东老字号,产品矩阵涵盖酱油、复合调味料、米酒等1100多个品类,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15%。数月前,其创新研发的“一酱成菜”系列产品已成功打入北美市场,叉烧汁、糖醋汁等特色调味品,让海外食客轻松复刻地道中餐。

今年,我们计划重点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出口速度,降低仓储物流及滞期费用,助力我们更快抢占新市场、解锁新订单!”企业负责人周朝晖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随着改革试点深化,政策年内可惠及全市更多企业。中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政策宣贯,推动“批次检验(检疫)”模式与RCEP等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助力更多“中国味道”香飘海外。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