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司法助企又出实招。2月2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司法助企工作推进会,现场推广南山法院工作经验,部署全市法院全覆盖设立“司法助企工作室”,系统推出五大司法助企工作举措。此次改革聚焦民营企业多元司法需求,着力构建全链条司法保障体系,为深圳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深圳作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民营企业数量已突破262.3万户,占企业总量97%,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深圳法院始终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作为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等政策,联合市工商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其中,南山法院创新设立“司法助企工作室”,快速响应企业诉求、源头化解纠纷,成效显著。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四级高级法官成少勇介绍,此次在全市法院推广“司法助企工作室”相关经验,主要做法是依托审判管理部门成立“司法助企工作室”,作为司法助企的“总调度台”。工作室统筹制定助企政策,集中受理企业法律诉求,健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督导落实司法助企措施,同步协调立案、审判、执行全链条资源,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为畅通企业诉求‘响应回路’,我们将在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司法助企工作室’服务专区,安排专人受理涉企诉求。”成少勇表示,还将同步在法院官网等平台公开发布“司法助企二维码”,扫码即可提交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需求,通过畅通线上+线下的涉企诉求反应渠道,集中受理、统筹解决涉企诉求,确保企业需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此外,为筑牢企业发展的“法治屏障”,深圳法院持续完善司法助企措施: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持续优化涉企财产保全工作机制,以善意文明执行助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聚焦涉企纠纷预防化解,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建设,大力推广“法院+商会”调解模式,促进涉企纠纷前端化解;定期向辖区街道、社区通报涉企纠纷态势,及时向行业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做深做实涉企纠纷源头预防、疏导和化解工作等。
“我们公司扎根南山,从一个中小微企业慢慢发展成一个综合性公司,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市世纪晶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舜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司法助企工作室”模式有两大亮点,一是“快”,二是“主动”。“企业有需求直接找工作室,或者扫码直接跟法院互动、沟通,相关需求提交后能得到快速回应。而且法院主动走进企业园区调研、座谈等,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痛点,从而提供精准指导。”他说,希望将来整合更多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保护、支持。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坚表示,接下来,深圳法院将以设立“司法助企工作室”为新起点,以企业获得感为标尺,进一步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为深圳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地提供更优司法保障。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