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锤炼 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理论周刊

刘胜
02-24 11: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提 要


锤炼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本质要求。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强不强,是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真正共产党人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尺。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高党性觉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坚强的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并要求我们“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强调锤炼党性?锤炼党性或党性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党性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如何锤炼党性?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持之以恒加强党性修养?本文将围绕党性的理论逻辑和锤炼路径作一些探讨。

1

锤炼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本质要求

不断锤炼党性,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使命型政党、革命型政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党性就是人民性,我们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党性”就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共性”。因此,必须通过锤炼党性,将每一名党员的“个性”统一到我们党的“共性”上来,统一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上来。

不断锤炼党性,这是由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决定的。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群众利益而奋斗的政党,要完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任务,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要有统一协同的集体主义意识,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意识,以理想信念克己奉公、保持对党绝对忠诚,这些要求最终都汇聚成“党性锤炼”这一硬要求和硬任务。

不断锤炼党性,这是由党员干部队伍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全党同志一定要不断锤炼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特别是在党长期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前,如果没有过硬的党性原则和党性立场,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就可能在意识形态上被渗透、在利益交换中被腐化,导致“堡垒从内部被攻破”。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在路上,必须保持党性锤炼不松劲、不停步。

2

锤炼党性的目标是培养真正的共产党人并建设团结统一有战斗力的政党

政党的党性归根结底要在党员个体的党性中表现出来。党性强不强,是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真正共产党人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尺。只有不断锤炼党性,才能培养出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共产党人,才能构建起一个团结统一、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锤炼党性是确保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先决条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部分党员身上出现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现象,究其根源往往与党性缺失有关。共产党人正是通过锤炼党性将人性中自私、贪婪和懒惰等弱点克服瓦解掉,让自己的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就像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讲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对于政党而言,锤炼党性是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先决条件。毛泽东同志说过,“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党性锤炼深刻影响着党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与外在战斗力,是党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要成为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通过党性锤炼引导全体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团结起来。进入新时代,重中之重就是要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全党上下的共同意志,作为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根本政治保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3

锤炼党性要深刻把握党性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战斗性、革命性的集中体现,它不是抽象的、模糊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集中体现在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思想方法、组织原则和实践要求之中。

党性体现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讲党性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边。坚守人民立场,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锤炼出人民性这一鲜明党性。坚守人民立场,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立场这个党性原则。

党性体现为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这是对实事求是与党性关系最为精辟的概括。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我们党取得一系列伟大胜利的重要经验。实事求是倡导讲真话办实事。我们党一直大力倡导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对人民群众讲真话、办实事,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要求,也是站稳为民服务政治立场、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为民造福这一最大政绩上,才能体现共产党人应有的党性修养和使命担当,让党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党性体现为共产党人的组织原则。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肃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最鲜明的党性特征,也是共产党人坚守组织原则的重要体现。坚守组织原则与严守党的纪律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共产党人的党性,体现在对纪律的遵守、对组织的服从上。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培养“自觉的纪律”,但这种纪律自觉不会自发产生,而是来源于坚强的党性、对党的忠诚。有了坚强的党性,才能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也只有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才能不断增强党性。坚守组织原则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特别是“四个服从”——其中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也是坚强党性的重要体现。

党性体现为共产党人的实践要求。我们党在发动群众、推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破解各种艰难和险阻,这就要求我们敢于担当、勇于斗争。从哲学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就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主动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担当作为与斗争精神既是检验共产党人是否讲党性的重要标尺,也是党性实践、党性锤炼的重要内容。讲党性必须敢于担当作为。为党的事业担当、为民族复兴担当与为人民利益担当是高度统一的,都是坚强党性的重要体现,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以真抓实干体现坚强党性和对党忠诚。讲党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要将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本领作为锤炼党性的重要抓手,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既要在反腐败斗争等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又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不断坚定政治信仰。

4

党员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路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挑战越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越艰巨,越是要求每一名党员要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高党性觉悟,常修常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坚强的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主动提高理论素养,在强化思想武装中修炼好“心学”。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保证。党员要坚定党性原则,光有朴素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全面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在各个时期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真理武装头脑,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坚强党性滋养精神、锤炼品格、砥砺奋斗。

持续加强实践磨砺,在主动担当作为中修炼好“心学”。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这意味着锤炼党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要落实在行动中,关键是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决避免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年轻干部要勇于到基层去、到艰苦岗位去磨砺,只有不断加强实践磨砺,提升综合能力,才能克服脱离群众、纸上谈兵等弊病,解决好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矛盾问题,使自己成为推动发展的行动派和服务人民的实干家。

始终坚持立德修身,在涵养高尚品格中修炼好“心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要求“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立德方面来看,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而德也是党性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讲党性,就要始终做到律己修身、怀德自重,以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明大德”,以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守公德”,以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严私德”,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从修身方面来看,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我们要坚持修浩然之气、树清正之风,始终做到严以自律、严以修身,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涵养政治品格。

注重党内生活锻炼,在参与组织生活中修炼好“心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性和党风。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必须从注重党内生活锻炼开始,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中常修常炼,不断坚定信念、坚守宗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深化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过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科学运用谈心谈话、提醒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使党内政治生活的“炉火”越烧越旺,让党员干部经常性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在强化党内生活锻炼中锤炼坚强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为推进党的事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作者系中共潮州市委副书记、潮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刘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