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届全国珊瑚日开幕式在大鹏新区星河东山珍珠岛酒店音乐广场举行。国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珊瑚保护联盟、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新区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保护珊瑚刻不容缓
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珊瑚日
珊瑚礁因其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对珊瑚的破坏也触目惊心。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积减少了约80%,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科学家预计不到 30 年地球上的珊瑚将消失殆尽。
保护珊瑚,刻不容缓。今年起,中国珊瑚保护联盟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珊瑚日。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共同推动五彩细沙,勾勒出珊瑚造型和“‘瑚’光‘珊’色 绚丽海洋”主题字样,开启了第一届全国珊瑚日活动。
探索蓝色环保之路
勇当新时代珊瑚卫士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大陆岸线18000多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珊瑚礁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的海域。近4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以珊瑚和珊瑚礁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中,都将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保护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近期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涉及到水生动物的部分有较大调整,大量的珊瑚物种被列入重点保护名录。为加强珊瑚保护,去年农业农村部指导成立了中国珊瑚保护联盟。据悉,这是继长江江豚、中华鲟、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和海龟保护联盟之后,受农业农村部支持成立的第六个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联盟。
大鹏新区是深圳的“生态特区”,这里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抱大鹏湾,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8公里,拥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珊瑚面积近200公顷,石珊瑚种类超过70种,同时还出没着江豚、海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今年5月份,在深圳大鹏湾海域首次拍摄记录到珍贵的珊瑚野外产卵画面。近年来,新区坚持“生态立区”、“海洋立区”,围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公众的珊瑚保护模式,共建全民参与机制,取得了显著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成为深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和海洋战略核心承载区,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落户大鹏新区,同年建成国内首个珊瑚保育中心,同时加挂了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和国家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的牌子,并成功获批成为农业部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石珊瑚)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是全国唯一一家同时具备珊瑚采集、驯养、繁育、救护、供苗等资质于一体的机构。其研发成果解决了珊瑚种苗规模化培育技术,保障了海洋牧场珊瑚礁建设的种苗来源,开创了以珊瑚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在深圳等地种植珊瑚 5 万多株,培育珊瑚种苗 4 万多株,救助绿海龟、玳瑁20余只。
认养珊瑚“安家”大鹏
全民携手重建海底花园
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海洋环保和珊瑚保育新道路,社会公众海洋环保意识也正在逐渐增强。
开幕式上,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为国内各省珊瑚普查负责人颁发了聘书,并授予普查授旗,揭开了2020年中国珊瑚普查的序幕。报名参加中国珊瑚普查的潜水志愿者将在科学家的指导下,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区开展珊瑚普查工作,这是一项以民间环保力量为主导的、全面深入的科研和社会公益活动。广东省是我国内地最早开展珊瑚普查的省份,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持续14年,共有逾3000名志愿者参与。普查主要以科考潜水的方式进行,同时运用现场调查记录和影像记录的方法采集数据,探清海洋家底,供政府决策和科研之用,促进中国近岸珊瑚保护与管理措施的实施,也能够吸引社会公众对珊瑚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活动现场,主办方为16位杰出志愿者代表颁发了首批中国珊瑚保护志愿者证书,感谢志愿者们为守护珊瑚做的不懈努力和坚守付出。
为进一步宣传“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保护珊瑚的海洋生态环保理念,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于9月初面向全国征集500名公众成为珊瑚守护者,认养珊瑚种苗。开幕式上,8位珊瑚守护公众代表亲手将认养的珊瑚种苗传递给中国珊瑚保护志愿者。当天,这些珊瑚宝宝由志愿者们种植到深圳大鹏海域,成为斑斓海底世界的一员。
据了解,经过海大深研院专业的驯养和科学培育,珊瑚苗的总体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使近岸珊瑚生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而一同见证海底家园重建的,还有四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海龟,经过长达10个月的救治和野生再适应驯化,已具备适应野外生存的能力,于活动当天放流到大海,陪伴珊瑚宝宝们一起成长。
据悉,首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在广西同时设有两个分会场。广西大学海洋学院举办了珊瑚知识竞赛,涠洲岛珊瑚馆也为北海市涠洲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珊瑚知识科普活动。涠洲岛珊瑚馆面积约550平方米,有35种珊瑚品种1000余株,是全国首个珊瑚礁科普公益馆。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