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传出激动人心的消息——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
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深圳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结出的一颗“金果子”。
看使命,深圳要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看自身,深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必须紧抓“从0到1”的突破,牵住基础研究“牛鼻子”、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一场超长期的马拉松赛跑。近年来,深圳步履不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实施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高精尖实验室等,南科大重磅成果迭出、鹏城云脑屡创佳绩、先进院发现免疫细胞“新类型”、海水制氢取得新突破等喜讯振奋人心。
瞄准“从0到1”,要为科研人员创造心无旁骛、“十年磨一剑”的环境。为此,深圳在优化科技人才评价生态、为科研人员“松绑放权”等方面,纵深推进改革。更多“从0到1”的突破,将从这片热土喷薄而出。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