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解一画!《片云:吴彬的十面灵璧》首发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20-09-19 20:53
摘要

一本书的出版成为当下艺术界聚焦的所在。《片云:吴彬的十面灵璧》首发,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十面灵璧图》有14次重要出版,8次古代权威著录,以及多家西方著名博物馆的展览记录。

一本书的出版成为当下艺术界聚焦的所在。《片云:吴彬的十面灵璧》首发,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1608年,明代书画家米万钟(1570—1628)在南京六合得到一块造型奇特的灵璧石,他将这块奇石供于案头,爱不释手,将其命名为“非非石”。1610年,米万钟延请画家吴彬(约1550—1632或更晚)为这块灵璧石绘制长卷。吴彬破古今之例,分别从十个侧面描绘了灵璧石千变万化的形态,将沉重静止的石头绘作凝固的火焰,笔触状若欧洲铜版画,引人无限遐想。随后,米万钟又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此画题跋,共同完成了一幅长27米有余(相当于9层楼高)的壮美画卷《十面灵璧图》。

1841年清朝道光年间,《十面灵璧图》流传至满族将领萨迎阿手中,他为此画题写跋文讲述收藏经过。自此之后,中国进入长期的战乱与动荡,《十面灵璧图》画在何处,为谁所藏,从此再无消息。

1989年,《十面灵璧图》突然在美国现身。同年12月6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它以121万美金的“天价”成交,成为美国收藏家兹夫伉俪的珍藏,一举创造了中国画拍卖成交价格的历史记录,引来举座哗然。

2020年秋,《十面灵璧图》历经多年辗转,再次回到中国,将在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中再度进行拍卖,引来藏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

同样在这个秋天,佳作书局将出版《片云:吴彬的十面灵璧》,一书只献给一画,详细解读这幅明代作品的创作经过、文化内涵与流传历史。

《十面灵璧图》值得收藏,更值得研究,它有14次重要出版,8次古代权威著录,以及多家西方著名博物馆的展览记录。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