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是啥“色号”?到不同“色号”去出现水土不服吃家乡土就能治?
读特记者 周晓飒
2020-09-19 20:42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肤色”各异的土壤蕴藏着地球生命的密码。

2009—2019年,从事土壤研究的学者们在全国各地选取了近6000个样点,进行典型土壤剖面调查。本月初,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甘霖团队绘制生成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该研究成果于月初发表于国际著名土壤学期刊《国际土壤科学》上。

腐殖质、矿物质都是土壤的调色师

土壤的形成源自地壳表层岩石的风化。风化壳的表层就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暴露在地表的成土母质不仅仍然受风化作用的影响,而且还要与周围的环境(包括大气、水、植物)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形成具有肥力特征的土壤。这就是土壤的形成过程。

这些颜色各异的土壤,究竟是什么力量塑造的?

据了解,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成分的差异,会让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

土壤腐殖质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会影响土壤颜色的深浅。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质含量较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从灰到黑,颜色随腐殖质含量的升高呈梯度变化。

此外,矿物质也会影响土壤的颜色。比如,氧化铁就是土壤矿物质中的“调色高手”,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土色会呈现为偏红色或棕红色。同时,氧化铁又是一种善变的物质,在土壤里它的性状经常发生变化。在低洼潮湿的环境中,氧化铁极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偏黄色的水化氧化铁,因而这种地方的土壤常显黄色。当通风不良、氧气缺乏时,土壤中的氧化铁又变成了氧化亚铁,氧化亚铁积累较多时,土壤就呈现出灰蓝色。又如,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等盐类,或氢氧化铝等物质在土壤中呈粉末状存在时,都可能让土壤呈现偏白的颜色。

各地自然环境造就不同“肤色”

据介绍,在我国西北部的沙漠、荒漠和戈壁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游离碳酸盐或盐分含量高,土壤颜色以白色和灰色为主。

中部的黄土高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和河南西部等地,土壤颜色主要是黄色;东北和青藏高原东部等较湿润的高寒地区,植被条件好,植物根系残体和凋落物日积月累,土壤有机质不易矿化且含量较高,土壤颜色较暗较黑。

南方土壤颜色偏红,尤其是江西、湖南和云南一些区域颜色最红。这些地区土壤的母质经历较为快速的风化和淋溶后,土壤相对富含氧化铁、氧化铝,所以呈现红色。

东部地区的长江、淮河和黄河的下游以及鄱阳湖周围土壤呈淡褐色,趋于灰青色,因为这些区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母质多为河湖相沉积物。

到异地出现水土不服是为啥?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只要一出远门就会拉肚子,我们常把这种现象称为“水土不服”。难道“水土不服”是因为各地的土壤“色号”不同?

水土不服这个说法,源自我们先人的观察,意思是人到了异乡,对那里的水土不适应,就容易拉肚子。

这所谓“水土不服”,“不服”的到底是谁?

人自出生起,除了肺的表面,几乎所有空气可以到达的部位,都会建立起微生物生态,特别是胃肠道微生物,直接影响人的饮食偏好和消化功能。这些微生物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人到了一个新地方后,环境微生物生态变了,加上饮食的改变,影响了原来的肠道微生物,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因此,对水土表示不服的,主要是肠道菌群。

为啥有的人在异地待一段时间也能适应,再回到原地,又能适应回来?这是因为我们肠道菌群有双向可塑性,实际上,人体也具有很强的调整能力,但这种适应力会因人而异,水土不服也是一部分人有明显反应,一部分人却无感。

带点故乡土冲水喝就能治“水土不服”?

“记得到了学校以后,把这包家乡土倒进水里喝掉,不然要水土不服的。”考上大学出远门,用“吃土”来治水土不服真的有用吗?

水土不服是肠道微生态失调或致病菌入侵导致的,老法子中的“吃土”也是寄希望于利用土壤之中的菌群来对变化了的肠道菌群微生态进行改善,可带的故乡土中有哪些细菌我们并不清楚,盲目喝家乡的“泥汤”不仅不能改善身体,还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新的疾病。

该咋应对“水土不服”?

既然水土不服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变化又是随着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而变化,那我们到异地后就要尽量保持自己原来的饮食习惯,并逐步向当地饮食过度才是有效的方法。如果到异地后身体不适感强烈,还是要及时就医。

(晶报供稿)

编辑 贺曦

(作者:读特记者 周晓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