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灯火璀璨,深圳北站被浓厚的归乡热潮紧紧包裹,动车不知疲倦,出发抵达,带着旅客踏上归家的旅程。
今天是深圳北客运车间客运一班春运中第3个通宵作业班次。11时30分,值班员戴隆平提前到岗,详细了解今天列车开行情况客流高峰等,随后,他组织召开骨干会与点名会,着重强调安全事项:“春运期间,安全是第一要务,旅客的平安就是我们的使命。”
14时,戴隆平与80余名同事准时接替已奋战一天一夜的客运三班,迅速投身紧张的春运工作。15时,候车大厅里人潮汹涌,嘈杂的人声、行李箱的滚轮声和广播提示声交织在一起。戴隆平在人群中巡视,时刻留意旅客需求和站内动态。
突然,对讲机响起:“戴哥,B区候车区有个小朋友和家人走散了,哭得厉害!” 戴隆平迅速赶到,只见一个小男孩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小脸挂满泪痕,肩膀微微颤抖。
戴隆平快步上前,轻轻蹲下身子耐心询问,通过对讲机联系广播寻人,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15时05分,一位神色慌张的女士匆匆赶来,母子团聚了。戴隆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对讲机又急促响起:“A区有旅客突发癫痫,情况危急!”戴隆平心头猛地一紧,边跑边对着对讲机喊道:“马上联系医疗点,让医生带上急救设备尽快赶到!”
赶到现场时,只见一位年轻男子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全身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口吐白沫。戴隆平迅速疏散围观人群,声音洪亮且镇定:“大家别慌,保持空气流通!”他一边疏散周围的旅客,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男子的头偏向一边,给予帮助并安慰道:“别怕,医生马上就来!”
2分钟后,医疗人员带着急救设备匆匆赶到,“多亏你们反应快,处理得当。”医生对戴隆平由衷称赞道。
18时,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降临,候车大厅的灯光愈发明亮。戴隆平还在忙碌着,他一边有条不紊地组织旅客有序候车,一边熟练地协调各岗位的工作。
此时,一位老人提着沉重的行李,步履蹒跚地走着,每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戴隆平立刻上前帮忙:“大爷,我来帮您提吧,您这是去哪儿啊?”老人感激地说:“谢谢啊,我去长沙,提不动咯。”一路上,戴隆平提着行李与老人亲切交谈,细心地叮嘱老人注意安全。
20时,戴隆平回到值班室匆匆扒了几口饭,这时,对讲机传来消息:“因北方天气影响,有一趟列车晚点,预计晚点1小时。”
戴隆平立刻赶到现场,拿起扩音喇叭,声音洪亮且诚恳:“列车晚点是因为前方天气原因,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列车动态,一旦有最新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在他的耐心安抚下,旅客们的情绪逐渐平稳。
23时,戴隆平完成夜间巡视后,召开作业布置会,严肃提醒35名同事:“夜间作业容易疲劳,大家务必打起精神,确保旅客和自身安全。” 会后,他为同事们送去热气腾腾的豆浆和蒸米丝,让大家在突降的寒潮中感受到温暖。
深夜,候车大厅里的旅客疲惫而焦急地等待着列车,戴隆平仍在进行夜间巡视,他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确保旅客的安全和车站的正常运转。
当他走到一个角落时,发现一位孕妇独自坐在那里,表情痛苦,忙上前询问:“您是不是不舒服?”孕妇皱着眉头说:“我肚子有点疼。”戴隆平连忙说:“您别着急,我这就联系医疗点的工作人员。”
他迅速通过对讲机联系医疗点,不一会儿,医护人员带着急救设备赶来。经过检查,孕妇并无大碍,只是过度劳累。戴隆平送她到爱心家园,还倒了一杯热水:“您先休息一下,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零时20分,工作群里一片沸腾,1月26日,深圳北站单日旅客发送量34.94万人次,创建站历史新高。戴隆平兴奋地在群里发了一个庆祝的表情,一抹自豪的笑意挂在嘴边。
2时,戴隆平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黑眼圈浓重,嗓音也略带沙哑,“夜间作业,人容易犯困,一定要确保旅客的乘降安全。”他奔波在20个站台,协助现场客运员进行旅客上下车的组织。
在同事们的催促下,戴隆平揉了揉酸涩的肩膀,轻轻捶了捶早已酸痛的双腿,深情地看了一眼依旧忙碌的车站,去值班室小憩一下。
6时50分,晨曦渐起,他又腰杆笔挺,面带笑容,迎接新的旅客。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