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老徐的春运“告别礼”

读特新闻记者 高原 通讯员 勒里 文/图
01-27 12:05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但老徐依然每天早早来到岗位,认真地为每一位旅客服务,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指引,都饱含着温暖与力量。

2025年春运期间,旅客匆忙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的广播声、行李箱滚轮的摩擦声,共同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深圳北站春运交响曲。

1月22日14:25,深圳北站A中转区的一角,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旅客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显得格外无助。

“老哥,您这是咋啦?”一个温和的声音骤然响起。只见一位同样鬓角染霜的客运员快步走来。他就是徐少臣,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徐。

老徐微微弯下腰,询问道:“是不是找不着检票口啦?您把票给我瞅瞅。” 他接过旅客的车票,仔细端详后,手指向不远处,笑着说道:“是在A10检票口乘车,要是不放心,我陪您走一段?”这时,老年旅客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2003年,老徐踏入中铁快运,成为一名装卸工,随后又在深圳火车站从事行包工作。那时的火车站装卸月台,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搬运货物。“那些日子虽然辛苦,却也让我养成了细心、耐心的好习惯,这对我后来的工作帮助可太大了。”回忆起那段岁月,老徐满是感慨与怀念。

2015年,老徐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变——成为一名客运员。从与货物打交道到与人打交道,责任更重了,挑战也更多了,但老徐始终保持着那份认真与热忱。

今年春运期间的某一个夜晚,候车大厅里的旅客络绎不绝。一位年轻妈妈一手抱着年幼的孩子,一手拉着行李箱,身旁还站着一个稍大些的孩子,神色焦急地四处张望。

老徐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赶忙上前询问。“师傅,我这电子车票怎么也调不出来,又怕耽误了上车,这可咋办啊?”这位年轻妈妈带着哭腔说道。老徐安慰说:“别着急,把手机给我。”他接过手机,一边轻声安抚着哭闹的孩子,一边熟练地操作手机,“您看,这就是您的车票,我再帮您把行李送到检票口,您就放心吧。”

次日,一群头发斑白的老年旅客在候车大厅里兴奋地拍照留念,不知不觉就偏离了候车区域。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距离发车时间只剩下短短十分钟,众人顿时慌了神。老徐见状,立刻迎上前去,他一边帮着拿行李,一边详细地给大家讲解路线。

“大家跟紧我。”在老徐的带领下,这群旅客一路小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顺利登上了车。

在老徐的客运生涯里,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

有一次,他发现一名女旅客神色恍惚,脚步踉跄地走向通廊边缘。老徐心中一紧,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就在女旅客身子前倾的危急时刻,老徐箭步上前,稳稳地拉住了她:“姑娘,别做傻事!”女旅客泪如雨下,哭诉着生活的不如意。老徐拍着她的肩膀,轻声安慰:“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再大的坎儿也能跨过去。”在老徐的耐心开导下,女旅客渐渐平静下来,眼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还有一次,一位旅客神色慌张地找到老徐,说自己上完厕所后把手机弄丢了,里面存着重要的工作资料和家人的珍贵照片。老徐立刻安慰道:“别慌,我们一起找,肯定能找到的。”他迅速联系保洁人员,沿着旅客的行动路线仔细寻找。终于,在厕所的置物台上发现了那部手机。老徐拿着手机,快步跑回,将它递到旅客手中……

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但老徐依然每天早早来到岗位,认真地为每一位旅客服务,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指引,都饱含着温暖与力量。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原 通讯员 勒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