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老师读了一段课文《寒号鸟》: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怒吼……我被老师那略带磁性的朗读声所陶醉,但我不明白腊月到底是啥时。于是,我便问老师:腊月是几月呀。老师不假思索道:农历十二月。我问老师:为什么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呢。老师想了想反问道:同学们家家户户年底都有晒什么呀。有同学答道:腊肉;有同学答:腊鸭;还有同学答:腊肠。老师为自己的机灵反应而自豪,满意地回道: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了吧。
过了腊八便是年。在往昔,腊月里,大人们最愁是小孩过年的新衣。那些年,一过了腊八节母亲就常往百货公司棉布柜跑,看有没有适合小孩做衣服的布料。一天晚上,母亲透过橱窗“侦查”到百货公司到了一匹蓝卡其布,营业员正在将布匹打开,用一块木板将布匹拉紧,“嘭、嘭、嘭”在柜台上不断地翻卷。母亲却心中盘算,明天如何来买到这布料。天刚蒙蒙亮,母亲搬了张小凳子,早早坐在百货公司门市部门口,不一会,来排队买布的人就排起了长龙,母亲怕人插队,主动出来维持秩序。当母亲买到这布料时,那高兴的劲儿就像如今中了大奖,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找了一些做口袋的旧布料拉上我上了裁缝店。
准备食物也是腊月的重要一环。记得有一年,不知咋就没了肉类供应,眼看就要过年了,人们个个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食品公司调来了一批咸肉,母亲买到肉后,嘴上不停唠叨:这下可好了,这下可好了。回到家,母亲将肉一块块分好,嘴边自言自语:一块用于除夕供奉、一块用于包饺子、一块用于应付客人……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主妇们为防尘埃戴上草帽,将扫把接长,把瓦片下的檩条屋角板打扫得干干净净。男人们却煮好糨糊,找些旧报纸,将房间裱糊一新。
腊月二十五,家家煮豆腐,孩子们围着锅,人人手上拿着一根筷子,不时插入锅中,来回多次,筷子沾满豆腐,粘上糖,甜美美地吃了起来。
腊月二十六,炒地瓜片、炒豆豆。孩子们早早去河里掏来沙子洗干净,晾干后放入烧红的锅里,待沙子烧烫后倒上地瓜片和豆子,这样的地瓜片豆子才能炒均匀炒透。炒好后,母亲只把粘有沙子的地瓜片挑出来让给我们先尝鲜,我们把两片粘有沙子的地瓜片相互对刮,沙子刮干净后,囫囵吞枣馋涎下肚。
腊月二十七后年味越发浓郁了,蒸年糕、包饺子、宰公鸡、贴春联,充满着喜庆的氛围。
大年三十,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大人们忙忙碌碌为年夜饭做准备,孩子们却安排做些杂事,洗酒壶、贴年画、擦洗桌凳。吃年夜饭是一年中的重头戏,除了能吃上一年中最好的饭菜外,最激动人心的是除夕夜的守岁,因守岁可提早收到压岁钱,当收到压岁钱后,便小心翼翼将红包放到明天准备穿的新衣服里。除夕夜彻夜难眠,待到子时,大人们起来放炮接春,我便打开家门迎春风。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