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作为工业大市,佛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何特色?如何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佛山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围绕相关话题,《理论周刊》专访了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盈霏。
《理论周刊》:记得大约二十年前,佛山就喊出过“宁舍几百亿GDP,也要把生态环境搞好”。生态环境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如何加快绿美生态建设,对佛山这座全国工业大市来说,一直是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破解的挑战。您对佛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印象?
王盈霏:近年来,佛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美佛山生态建设,走出了一座工业大市的生态文明之路,绿美生态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前不久我来到佛山,一下高速,就能看到很多的碧水、绿地,赏心悦目。可以说,一幅大气秀美、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绿美画卷,正在佛山大地徐徐展开,让人欣慰。
我观察佛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两大重要特点:
一是敢闯敢干,创新工作多。比如全面实施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绿券”制度、“联围治理”等等,改革步伐走在前面。这些努力,使得佛山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都有了巨大进步,“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生态形象正在凸显,舒适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加速形成。
二是目标倒逼,工作力度大。佛山已经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现在还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从去年数据来看,佛山水质达到“十四五”以来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7%,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取得这样的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
《理论周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对佛山来说,除了环境治理,保护生态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对此,您怎么看?
王盈霏:佛山作为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不仅是在推动制造业向上突围,也是从源头上推动生产方式绿色革命。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从来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关系。环境保护能够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环境更美了,也能更好地汇聚全体市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理论周刊》:今年8月省政府公布了全省首批48个“双碳”试点,佛山的7个试点中有5个是企业,这印证了佛山企业减碳的紧迫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广大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王盈霏:企业是绿色制造的主体,佛山工业企业众多,要更好地发挥企业的能动性,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政府的目标,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道重要“关卡”。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转。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还要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体系的完善,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快推进绿色化转型,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数字化和低碳化深度结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理论周刊》:今年,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也在佛山南海投产了,几家企业在当中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王盈霏:我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企业精神是非常宝贵的。佛山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鼓励企业积极采纳先进技术与工艺,实现数字化与低碳化的深度融合,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企业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像四川德阳东方港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江苏工业园区的分布式光伏应用,都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值得佛山参考和借鉴。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