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羌社区“五心”打造“五星”志愿队伍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谭旺盛 文/图
2024-12-13 18: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他们就是身穿红色马甲默默付出的新羌社区志愿者。

他们每天坚守在亲子室值岗,为家庭提供温馨陪伴;他们每周一引导居民安全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他们每月两次清理河流,维护社区环境;他们每月一次的夜晚啄木鸟行动,致力于社区的安全守护,将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随时响应居民的需求,为推动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他们就是身穿红色马甲默默付出的新羌社区志愿者。

截至目前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有1004名志愿者(正式党员133人),2024年度共开展活动1722次,参与服务人次11352人,服务时长高达31488小时,这些都是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团队活力“五星”级的缩影。

近年来,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凝心、服务贴心、后勤暖心、党群同心、收获开心的工作方法,凝聚志愿力量,以善行吸引同样善良的人,合力共建起一支活力“五星”级的志愿者队伍,服务于新羌社区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让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心”多种方式招募志愿者。新羌社区北斗社工通过社区“五社联动”,积极整合社区内党员、热心居民、中山大学高校志愿者、低龄长者、亲子家庭等社会资源,活化社区多元力量,除了每月定期开展的设点摆摊宣传招募之外,社工们还将志愿者招募加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走访时的挨家挨户宣传、定期社区企业走访联动、资源方沟通联动时的宣传,不断壮大队伍,让居民有需求,必有志愿服务回应。

“贴心”让志愿服务更有专业性。居民们的需求多种多样,对志愿服务队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羌社区通过每次服务后跟志愿者的简短访谈回顾,定期举办服务心得交流茶话会等方式,收集志愿者们的建议。针对居民需求,以及志愿者们自身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通用型、专业技能型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如:注册志愿者的流程事项、探访注意事项、沟通技巧、急救知识、危机处理等培训,2024年全年共开展培训时长811小时。

“暖心”让志愿服务无后顾之忧。在每次开展志愿服务前,社工总是提前一天了解清楚活动当天的天气,在晚上9点前给大家发布天气情况、着装注意以及服务注意事项,并在服务开展前,细心地对志愿者们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活动完成后及时地进行服务时数的统计、录入、公示。

社工团队特别设立了“爱心洗衣房”,配置了洗衣设备和洗涤剂,每周固定时间为志愿者们收集、清洗衣物,确保志愿者们总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物,确保志愿者们能以最佳状态进行志愿服务。

社工团队通过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团队建设活动、定期茶话会等方式,为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释放压力、分享感受的平台。同时,还设立了心理咨询热线,随时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同心”守护居民幸福感。居民环境舒不舒心,是考量居民“幸福感”的一大因素。

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啄木鸟”行动、“交通文明劝导”、“亲子护河”、“功能室管理”设为了恒常志愿服务。

每月一次的夜晚“啄木鸟行动”,志愿者们化身为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啄木鸟”,穿梭在小区院落、主要道路、市场商超等区域,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领域存在的“城市病虫害”进行全方位、多频次地“挑刺”“找茬”,分类整改,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不文明行为劝导等行动,让不文明行为在小区“无所遁形”。

每周一,志愿者们又化身为交通指引员。他们站在社区的交通要道,耐心地为过往居民提供指引,确保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每月两次的河流清理活动,在党建的引领下,志愿者们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行动,为社区营造了一个更加宜居、美丽的环境。

“开心”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志愿服务不断地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帮助他人和参与公益志愿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志愿者们参与志愿服务,不单单是默默地付出,更是一种付出与收获的“双循环”。

志愿队伍里面有多对的亲子家庭,他们身着特别“亲子装”,共同参加志愿服务。他们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还带动了身边的朋友和邻居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志愿服务多年的李女士表示:“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学到助人为乐的精神,增长社会阅历,培养社会责任感。当然,如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共同为社区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就更好了!”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谭旺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