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在深圳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4)》,并推出全球城市指数排名和“一带一路”城市共建指数排名,深圳多项指标跻身全球前列。这是自2019年以来相关报告的第六次发布。
全球城市格局。
中规院院长王凯在发布会上介绍,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研究,通过深入观察“一带一路”共建城市的合作水平与动态,探讨全球城市在分化动荡中的发展变革以及未来趋势,力图将互联互通的力量广泛拓展到全球更多地区,增强全球城市网络的多样性和韧性,促进全球城市的包容性发展。2024年度报告,持续优化完善了指数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算法,聚焦逆全球化趋势,深入剖析全球城市在创新、生产与服务、联通设施网络中的社群特征,关注社群间中介城市的作用,期望为全球城市穿越全球化“边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报告揭示,随着全球化走向逆全球化,全球自由贸易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产业链与供应链呈现出近域化、“友岸”化的趋势,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打破了区域壁垒,为全球化注入了新动能。
报告认为,全球城市格局正呈现多极化、趋向社群化。多极化,即北美、欧洲、东亚持续引领,“亚洲世纪”趋势强化;社群化,即保护主义与制裁清单切割全球城市。在此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了欧美、中、日三大社群格局,东京、深圳、北京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利被引用量方面名列全球前三,展现了强劲的技术研发实力。深圳在技术创新前沿、产业创新前沿方面跻身全球城市前十。
全球创新城市网络。
目前,全球生产与服务网络正呈现生产与服务社群格局差异化,涌现出一批社群桥接城市。深圳的生产与服务网络跻身全球城市前十。与此同时,全球联通设施网络形成多个区域社群,板块边缘城市地位提升。在航空维度方面,北美、北欧、东亚等地区的城市展现出较强的航空供给能力和全球联通水平,深圳在全球联通设施网络及航空服务水平、航运服务水平方面均进入前二十,并与北京、上海、广州共同形成了中国社群的多极核心。
在“一带一路”城市共建格局中,中国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合作,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了全球城市网络的多样性和韧性,促进了全球城市的包容性发展。设施联通方面,东亚、东南亚航空海运紧密协作,中欧班列活力显著增强。“丝路海运”平台扩大了青岛、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辐射范围,航线可停达东亚、东南亚重要港口;港口维度的评估中,南京、深圳和上海位居境内城市前三。资金融通方面,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表现突出,吸引大量外资。民心相通方面,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免签政策助推交流合作,境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昆明等新一线城市,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外籍游客,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全球联通设施网络格局。
报告在“城市观察”篇章中指出,我国超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应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深化与国际中介城市的联系,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其中,深圳虽已跻身全球创新城市的第一梯队,但在全球供应链切割的背景下,高度外向型的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高端、关键电子原材料和配件领域对外依赖度较高,这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高水平创新发展构成风险。
报告建议,深圳应从区域协同、深港合作和国际化水平提升三个方面统筹发力。在区域协同层面,以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区域生产和创新的组织能力,不断拓展腹地。在深港合作层面,充分发挥深港“两制双城”的独特优势,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为契机,深化与香港的创新和产业合作,维系全球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转换。在国际化水平提升层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国际人才引进机制、提升规则标准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深圳要积极深化与中介城市的合作,如积极拓展与新加坡、慕尼黑、悉尼等城市的创新合作,促进国际创新要素的互联互通;积极拓展全球不同地区的生产基地布局,降低供应链风险、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拓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要素联系,提升对接国际资本与专业服务的能力。
深圳对外联系网络。
报告对全球517个城市进行了分析。其中,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排名中,深圳列第11位,前10个城市为纽约、东京、上海、伦敦、北京、新加坡、香港、旧金山、巴黎、迪拜。2024年“一带一路”城市共建指数排名(境内城市)中,深圳列第3位,前两位城市为北京、上海。
发布会还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谭纵波、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爱杰、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范凌云参与圆桌对话,围绕城市与区域在创新、产业、联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深入探讨。范凌云提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考虑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强调科技创新溢出,如依托深圳、广州的创新与产业优势,通过建立创新园区等,在粤东、粤西、粤北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中试环节外包等。
报告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图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