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24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大会在深圳大学举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华龙网内容创新与运营、界面财联社“财跃大模型”、大众报业集团“齐鲁壹点”客户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极目新闻”、《新京报》调查新闻部、成都传媒集团“红星新闻”、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深圳市福田区融媒体和网络安全信息化中心、播客平台小宇宙APP入选“2024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本年度十大案例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连续第八年发布,反映了各类媒体在融合传播、技术应用和舆论引导中的前沿探索,具有显著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开幕式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致辞时感谢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长期以来对深圳的关心支持,期待各主流媒体与深圳携手合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月兴代表主办方对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发展概况,希望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更多携手和交流,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为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做出更大贡献。开幕式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主持。
“我们专委会的使命就是关注业界发展、促进业界改革,加强和推动新闻实务研究,连续第八年发布创新案例,就是想提供标杆和经验。”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表示,深圳是改革开放之城,创新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在这里发布十大案例,预示着媒体深度融合转型需要更大胆的创新、更快速的发展、更大力度的改革。
论坛开幕式上,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七辑)》 新书发布。《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负责人从玉华,重庆广电集团副总编辑、第1眼TV-华龙网董事长李春燕,界面财联社副总裁、财联社主编杨大泉,“齐鲁壹点”副总编辑李钢、“极目新闻”常务副总编江萌、《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编王瑞锋、“红星新闻”深度报道中心主编王涵、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主任赵吾君、福田区融媒网信中心主任余治国、小宇宙APP创始人舒玉龙作为“2024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的媒体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谢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卢家银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陶建杰、窦锋昌、刘勇教授点评嘉宾演讲。
本届论坛由深圳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城市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区级融媒中心的代表和师生参加论坛。
会议主办方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成立,以“繁荣新闻实务研究、促进应用传播发展”为主旨,积极促进实务研究的理论化水平提升,对接应用传播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致力于搭建一个融通学界和业界、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是学界和业界观察媒体融合前沿、创新实践的生动窗口。
会议承办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快的新闻学院之一,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建有三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和两个深圳市重点研究基地,建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专业硕士学位点。
附:2024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及推荐语
(排名不分先后)
案例:《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推荐语:“冰点”周刊是中国青年报的经典栏目,近30年来,这里既是名记者名编辑的“摇篮”,也始终是中国最好的深度特稿平台之一。“冰点”不是“热点”,不是“焦点”。“冰点”也不跟风,不摇摆。它性格温和,但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努力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冰点”不以那种拉开架势的“大叙述”见长。“冰点”的叙述是“故事的”、“细节的”,也是克制的。知微见著,微观里孕着宏观,体现着独特的冰点理念。
案例:华龙网内容创新与运营
推荐语:华龙网始终坚持新闻立网,内容为王,不断探索主题报道和时政报道的创新表达,一系列融合型、创新型报道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内容上,注重创新叙事、融合表达,在运营中强化跨界联动,裂变传播,通过不断调整组织架构,整合资源,激发内生活力。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华龙网深耕融媒精品创作,以内容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深耕技术赋能传播、服务城市治理的项目运营,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案例:界面财联社“财跃大模型”
推荐语:经过十年发展,界面财联社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和金融信息服务商。今年3月,界面财联社联合阶跃星辰推出千亿参数多模态“财跃大模型”,在金融知识问答、图表理解、金融计算等方面能力突出,目前已拥有面向金融机构的“财跃F1”、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小财神”智能体应用这两款应用产品。界面财联社的数智化转型,有效提升了金融资讯的传播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金融信息服务带来变革,为财经媒体深融提供借鉴。
案例:大众报业集团“齐鲁壹点”客户端
推荐语:齐鲁壹点始终以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坚持技术赋能内容生产、用户连接和媒体经营,已成全国独具特色的智慧媒体平台。内容生产上,形成了涵盖OGC、UGC、PUGC、AIGC等在内的全类型内容生产体系,实现了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和爆料互动的全时覆盖;用户链接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有效提升了内容传播力和用户链接力;技术应用上,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广泛拓展经营领域和经营业态,深度参与社会治理。
案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极目新闻”
推荐语: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重点打造的新媒体品牌,极目新闻坚持“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的定位,聚焦优质原创内容,突出视频优先、直播优先和特色栏目,全力建设成为更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新媒体品牌。历经三年多发展,截至2024年11月,总用户量达1.53亿。其中,客户端下载量3060万,微信880万、微博2285万、头条号920万、抖音2817万、快手1004万、视频号536万,各大平台粉丝数量居全国同类媒体前列。
案例:《新京报》调查新闻部
推荐语:《新京报》秉持“品质源于责任”理念,近年来,推出《酒店偷拍“黑产”系列调查》《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安徽太和多家医院疑骗保:没病变“脑梗”,有人一年免费住院9次》《环境监测机构造假调查:自来水替代废水水样,监测仪留后门改数据》等一批关乎民生与重大公共利益的舆论监督报道,用专业化的报道呈现公共问题,凸显了数字时代专业媒体难得可贵的使命与担当。
案例:成都传媒集团“红星新闻”
推荐语:由成都传媒集团打造的新媒体品牌红星新闻,专注于原创深度新闻。聚焦国际报道和热点新闻,在国际报道中呈现中国媒体的视角和声音。以“调查+评论”为特色,通过深度跟踪和舆论监督,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为什么看电视越来越复杂?》等报道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体现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聚焦全球热点、关注全国焦点、锐评各地新闻,在深度跟踪中体现媒体责任。
案例:西部国际传播中心
推荐语:“国际传播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对外宣传与对外开放相融合”,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始终秉持这一原则。今年以来,中心策划实施“机遇中国 品牌重庆”全球宣传推广行动;与中信出版集团联合成立陆海财经产业出海服务平台,对重庆中小企业出海开展培训;先后在意大利、秘鲁、巴西举行了“品牌重庆”推介活动。此外,牵头组织成渝企业走进摩洛哥,探索Tik Tok短视频拓客服务企业出海,以富有创新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国际传播的实效。
案例:深圳市福田区融媒体和网络安全信息化中心
推荐语:作为我国城市中心城区的代表性融媒体,福田融媒探索“矩阵攻坚+社群覆盖+AI智播+文体通+城区媒资中心+社区协商品牌”等强链接路径,增强传播力、影响力。今年,“幸福福田”公众号跻身全国百强、首次位列全国区县级政务号第一,“进群入圈”网络传播模式实现辖区1.5万座住宅楼栋、751座产业楼宇、22个商圈全覆盖,“文体通”功能服务近百万人次,内容爆款迭出,在更好引导和服务群众方面,其探索实践具有示范意义。
案例:播客平台小宇宙APP
推荐语:干净简洁的界面、精细的推荐功能、热络的社区氛围……音频播客平台小宇宙将“促成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接”作为愿景,致力于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为用户构建一个居所概念,提供契合中文播客听众的“发现”“收听”和“社区”体验。小宇宙提供了倍速播放、睡眠定时等专属收听功能,设计了时间戳评论等特色能力,提供优质播客节目、便于用户找到同好。其产品设计和功能迭代,体现了对用户和时代情感价值的深度理解。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