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出海,提升传播效能。11月30日,首届“深圳市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在大湾区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2024)期间公布。本次评选由中国日报与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城市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前期经过公开征集,共获得全市44家单位129件案例,后经中国日报专家,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深圳大学学者层层选拔,最终得出该名单,充分展示了深圳对外传播所做的创新实践。获评案例包括:
深圳歌剧舞剧院:舞剧《咏春》策划制作和海外巡演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和高位部署下,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四维空间,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出圈出海创新篇,至此全球巡演已超200场,用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先行示范区的文化担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效提升了深圳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深圳力量。
深圳市委外办:“聆听深圳—郎朗和他的城市”
为进一步加强深圳国际形象推广及文旅资源海外推介,以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于6月10日在巴黎举办“聆听深圳——郎朗和他的城市”巴黎专场文旅推介会。多年来,“聆听深圳—郎朗和他的城市”先后在纽约、巴黎、伦敦、米兰、悉尼、多伦多等世界名城举办,给当地民众留下了“青春深圳、创新深圳”的难忘印象。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
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秉承“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创新发展机遇”理念,紧扣深圳重点产业布局,通过大赛国际化、专业化、权威化平台,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城市推广,已吸引来自全球15000多个海外团队21000多人参赛,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圳市委台办 :《台青湾区成长记》
《台青湾区成长记》由深圳市委台办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制作,聚焦新时代在深圳创业奋斗的台湾青年,从“青年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体育融合”“生活融合”等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深台融合发展故事,以“新媒体+广播”的丰富融媒体样态,让深圳惠台政策“活”起来,让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故事“热”起来,为深圳对外传播再添靓丽新名片。
深圳报业集团:香港商报发起并构建全球商报联盟
2007年,香港商报牵头汇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华文媒体,组建全球商报联盟,不断推动全球媒体的合作与发展。17年来,联盟成员坚守初心、携手同行,通过现代化融媒矩阵,努力以“资讯圈-活动圈-合作圈”三圈联动运作机制,助力湾区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传播。
深圳广电集团 :《直说中国》:通过《直播港澳台》等节目和海外平台传播深圳形象
深圳广电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国际传播项目《直说中国》,创造性地通过“海外线下理论宣讲活动+中外媒体联合实地采访活动+全球线上传播节目”的形式,讲述深圳企业在海外共赢合作的故事,阐释中国理论,传递中国智慧。
福田区委宣传部 :福田红树林生态湿地保护国际传播项目
福田区围绕“红树林生态湿地保护”开展了专项国际传播策划。目前,《国际红树林中心》推文在Facebook阅读量超170万,《INFP会喜欢这种感觉吗?》视频播放量超110万次,进一步促进红树林生态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与联合行动。
南山区融媒中心 :持续打造个人化海外社交媒体网红账号“南希在南山”(@Nancy in Nanshan)
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南希在南山”以海归女青年的视角,绘声绘色讲述南山故事,用个人叙事拉近与世界的距离,用网络话语丰富表达,紧跟国际热点,积极互动,成为网友了解深圳、南山的窗口之一。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以镜头为媒搭建国际平台,以“小故事”聚绿色“大能量”,大赛征集了来自50个国家的1100件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展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丰硕成果,传递绿色“圳”能量。
腾讯公司:国际人文交流新载体——中国“数字化”生活方式分享与国际“青年行”体验
腾讯以“数字生活方式出海”为切口,打造了中国“数字化”生活方式分享与国际“青年行”体验项目,包括组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意见领袖来华参访的“智见青年行”,以及在深圳、香港、吉隆坡等地举行了近10场关于“中国数字生活方式”的推广,切实增进海外青年与中国的“数字化互动”。
大湾区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2024)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新质生产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为主题,其间举行的大湾区国际传播论坛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城市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承办,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成长为在业界、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