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他说:“妈妈和女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郭蔼滢 文/图
2024-11-26 17: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7岁就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这对于方先生来说是不幸的,然而因为两个月前及时存储了女儿的脐带血,方先生又是幸运的。

近日,方先生母亲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出生还不到两个月的女儿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先后顺利输注到他的体内。这一刻,祖孙三代血脉相融,点燃了方先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的曙光。

广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正在与医护核对信息。

怀胎7月,腹中宝宝脐带血成救爸爸救星

去年10月,家住在粤北的方先生的妻子小庭(化名)检查出怀孕,就在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时,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改变。

今年5月,方先生突然头痛难耐且连续几天高烧不退。经检查,方先生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肿瘤细胞通常起始于尚未分化为白细胞的骨髓细胞或其他类型的造血细胞,表现为原始的肿瘤细胞大量增生,引起外周血的异常改变。这种疾病在低于3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低,27岁的方先生不幸中招。由于AML起病隐匿、病情危重,是死亡率最高的白血病亚型,早期发现和尽早开始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寻找好的治疗方案,在当地医生建议下,方先生辗转来到广州治疗。接诊医生表示,急性髓系白血病仅靠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彻底治愈,只有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是唯一可以治愈的希望。但是去哪寻找合适的供者呢?

据医生介绍,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外周血、骨髓以及脐带血,针对方先生的病情,医生认为外周血加脐带血是理想的治疗方案。这时小庭突然回想起自己早就计划给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宝宝存储脐带血,本来想着给宝宝买一份保障,没想到居然还可以救治孩子的爸爸。

2024年9月,小庭顺利分娩,宝宝的脐带血也成功采集,并储存在广东省脐血库。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后,宝宝的脐带血无论是细胞数还是细胞活性都完全符合临床使用需求。这一喜讯让全家人心中悬着的石头,放下了一半。

五旬母亲毅然救儿,三代人的血脉相融

而悬着的另一半担心是方先生父母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采集外周血?因为按照移植方案要求,只要找到HLA配型半相合的健康供者即可,而父母和子女HLA配型是百分百的半相合,这就意味着只要父母的身体没问题就可成为供者。令人欣喜的是,经医院检测比对,年过五旬的方先生母亲的身体状况良好,适合作为供者。当得知自己的外周血可以帮助挽救儿子的生命时,方先生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

一切准备就绪,医院血液科专家团队最终确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将采用方先生母亲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女儿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进行联合治疗。据介绍,脐带血具有重建人体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脐带血联合治疗不仅能帮助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还能减少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发生,对于植入和预后都有帮助。

近日,方先生女儿的脐带血,在广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护送下,按时抵达医院。经过水浴复温后,缓缓地注入方先生体内。在这一刻,这场祖孙三人的生命接力赛终于接到了最后一棒。

“永远难以忘记那一刻的血浓于水!”当看到母亲的外周血和女儿的脐带血缓缓地输注到自己的体内,病床上的方先生流泪了,他说“是妈妈和女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据悉,脐带血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 “生命接力” 愈发频繁地出现在患病家庭中。截至2024年10月31日, 广东省脐血库已出库5305份脐带血,救助3917位患者,为众多患者带去新的生命希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郭蔼滢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