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深港!深港青少年两地三语诗词音乐朗诵会在南山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2024-11-21 19: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乘着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的东风,为传播中华古诗词之美,搭建深港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近日,“深港青少年两地三语诗词音乐朗诵会”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音乐厅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诗词的美妙盛会,更是深港两地青少年以诗会友、共绘文化华章的重要契机。

作为“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三季)”压轴环节,本次朗诵会是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南山区分会场重点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深港联动,让两地青少年以国语、粤语及英语朗诵古诗词,展现古诗词历久弥新的魅力与活力,进一步增强深港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共青团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共同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中华文化复兴书院协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活动现场,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龙岗区的多名少年诗词佼佼者陆续登台演绎,他们不仅诗词功底深厚,在朗诵领域也出类拔萃,将《江雪》《行路难》《石壕吏》《满江红》《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篇演绎得扣人心弦,给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来自香港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的两位学生的粤语演绎,也是本次朗诵会的一大亮点。梁晓静同学深情朗诵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声音温柔清新,将词中的元宵夜美景与词人的孤独情感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灯火阑珊之中,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此外,李卓轩同学朗诵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声音洪亮,情感饱满,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怀古之情与对英雄人物的追思表达得酣畅淋漓,让人在诗词的韵律中与苏轼一同感怀历史、抒发壮志。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朗诵协会理事、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磊老师带来了大师级表演,他先以豪迈的嗓音朗诵《将进酒》,将李白的不羁与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千年,与诗仙同饮共醉。随后,他身着长袍,手持竹杖,化身为一代大文豪苏东坡,倾情演绎《定风波》,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豁达与超脱,其极富感染力的朗诵,引发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朗诵会结束后,香港中华传道会安柱中学姐妹学校统筹主任叶俊隆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深港青少年两地诗词音乐朗诵会,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更是熠熠生辉的明星,超越时空与语言的限制,一直传承下去。“中国古诗词所描述的不仅仅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饱含着我们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而这些情怀随着时间的沉淀,会历久弥新。今天同学们的表演令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些情怀当中,谢谢大家。”

深圳学生文联秘书长、深圳教育学会总编辑谢晨表示,看到孩子们在表演中所展现出的非凡气质和气场后,他对深圳的未来充满信心。谢晨还特别提到了深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高瞻远瞩与显著成就,并希望南山能引领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庆认为所有朗诵者都展现了非常高的水准,他指出,深港青少年两地三语诗词音乐朗诵会是促进深港文化交流、助力中华诗词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马庆强调,阅读是朗诵、背诵等艺术活动的源泉,只有深入阅读、深刻理解,才能带来精彩的演绎。最后,他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既拥有人文情怀,也涵养科学精神。

深港两地,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此次朗诵会,正是基于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纽带而展开。不论是香港少年的粤语朗诵,还是深圳学子的中英文演绎,都十分生动地展现出古诗词的意境与美感。这种三语朗诵的形式,新颖而独具创意,有助于促进深港两地青少年互相欣赏学习,实现共同进步,也让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在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