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三季)”初赛收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2024-09-29 10:34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才思如泉涌,诗意满南山

才思如泉涌,诗意满南山。近日,“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三季)”初赛在桃源之光书馆成功举办,60位少年诗词达人轮流上台,展现南山区青少年在古诗词领域的卓越才华,共同谱写了一曲青春与诗意交织的精彩华章。

“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三季)”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共青团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共同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赛场上,每一位少年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与追求。经过自我介绍、诗词联句、问答题(你最喜欢的诗人及原因)的考核,最终,26人以满分的成绩惊艳全场,其中,多名选手是第一次参加“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首战告捷是对他们实力的有力证明。

梁嘉宸,这位来自南山区学府二小的八岁少年,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进行自我介绍。他不仅热爱诗词,也喜爱阅读、下围棋和打羽毛球。谈到最喜爱的诗人,梁嘉宸毫不犹豫地回答“于谦”。他敬佩于谦的清廉正直与英勇无畏,特别欣赏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的表现。嘉宸同学对于谦的《石灰吟》情有独钟,认为这首诗是对做人清清白白、勇于面对困难的最佳诠释。

来自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的张珞晗是一位热爱阅读与旅行的女孩。她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座右铭,在旅途中不断积累古诗词的养分。滕王阁、岳阳楼、沙坡头……每一处风景都留下了她背诵古诗词的身影。她最喜爱的诗人是苏轼,被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吸引。无论是《江城子》中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还是《水调歌头》中对弟弟子由的遥寄相思,亦或是《自题金山画像》中的自嘲与豁达,都让张珞晗感受到了苏轼非凡的人格魅力。

来自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的于慧懿以清脆的嗓音和自信的姿态展现了自己对古诗词的热爱。她认为朗读和背诵古诗词不仅能让她学习到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最喜爱的诗人是李白,深受李白自信乐观、洒脱豪情与正直傲骨打动。李白的一生虽充满波折与险阻,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也让于慧懿深受鼓舞。

陈光涵,这位年仅十岁的少年来自南山实验荔林小学,他酷爱阅读、古诗与运动,常捧卷诵读诗词以感受其韵律之美与意境之深。他特别喜爱王勃的才华与豪情壮志,《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成为了他的人生座右铭。陈光涵认为王勃的诗词不仅展现了初唐文学的辉煌成就,更激励着他不断追求进步。

来自南山实验集团麒麟小学的彭译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尤其热爱诗词、演讲、体操与唱歌。她以诗为伴,踏歌而行,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沉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彭译萱最喜爱的诗人李白,她表示,李白那些豪迈乐观、豁达不羁的诗句总能给予她新的感悟与力量。

评委严铭华指出,这场诗词盛宴不仅是对南山区青少年诗词素养的一次检阅,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与影响力的深刻诠释。“看到这么多热爱古诗词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我深感欣慰。这些青少年是南山区的未来与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诗词,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更涵养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这是南山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希望‘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能够成为南山区乃至深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到古诗词的传承中来。”

南山文脉涌新潮,少年诗才耀九霄。“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三季)”分海选、云培训、初赛、复赛、半决赛、网络投票、决赛暨颁奖典礼等环节,旨在引领南山区青少年热爱古典诗词,培育南山区青少年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提升南山区文化软实力,助力南山区书写文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此外,大赛还注重促进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深港青少年古诗词方言朗诵会与深港两地三语诗词音乐朗诵会等活动,传播诗词之美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深港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