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诚信”路上》
作者:林熙容
学校(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
指导教师:王浩骥
诚信,无处不在。它可以是“尾生抱柱”的一诺千金,可以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君子之言,更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立世根本。
春节,我们一家在爆竹声中返回揭阳老家。揭阳不仅是南方的经济重地,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正月初一,热闹非凡,街上正进行着极具潮汕特色的英歌舞表演。 表演者们身着戏服,手持双木棍,配合锣鼓点和吆喝声,挥动双槌上下打击,边走边舞,气势雄浑、刚劲有力,这种力与美的震撼,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是我们潮汕地区最受欢迎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活动。妹妹开心得咯咯笑,我们像一条小鱼穿梭在人群中,跟随大队伍一直走到中山路。
中山路是一条古老而狭窄的街道,一进“进贤门”,头顶上挂着由各种式样的灯笼组成的灯阵,古楼矗立在两旁,黑白的屋檐衔接着火红的灯笼,宛如一条红色的巨龙悬在半空,照亮了这人来人往的街道。道路两边小摊林立,珍奇物品琳琅满目,人们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一张张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我跑到一个卖烟花的简易桌子前,妈妈轻轻捏了一下,问我是不是想要买摔炮,我点点头。爸爸走上前去拿着摔炮问那个胖叔叔“几烝钱”,胖叔叔圆圆的脸上堆满了笑,说“郎扣”(揭阳话)。爸爸转身向我们解释:两块。胖叔叔立马转换成揭普(揭阳普通话):“两块一盒,虽然小,但是很好的。”又对着爸爸妈妈说:“你们放心,价格绝对公道,不会乱开价的。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做生意,就是为了多赚钱,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做生意,是要讲文明诚信的。”说完扭头又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妹妹,我给你示范一个。”只见他熟练地拿起一盒拆开,拿出一粒用力往地上一扔,“啪”的一声巨响,我和妹妹大笑起来。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零花钱,一口气买了五盒。妈妈说:“真不贵,还可以再挑选一点。”
走在人群中,妈妈感叹:以前说普通话出去旅游都不敢轻易开口,一开口,可能物品就会有几倍的溢价。今年,大家以诚相待,真是大不相同了。
我又在其他小摊上买了一个跟我拳头大小的黄色玉石狮子头,妹妹选了一个小葫芦,价格都十分合理,阿姨还送了她两颗小小的、冰冰凉凉的玉石头玩具。
走到街尾,看到一家药橘店,普普通通的门面,里面的架子上一排排罐子里装着黑色的药橘、佛手瓜,散发着阵阵带着药味的清香。爸爸妈妈在门口犹豫了片刻,坐在里面的叔叔立马站起来,走到门口说:“药橘,止咳化痰。价格公道,平时 25 一罐,今天虽是新年,也还是 25 一罐。”爸爸笑着走进去,慢慢在中间那排架子挑选,叔叔又开口问道:“你们是过来旅游还是探亲?放心好了,我们潮汕人做生意讲究诚信,不会漫天要价的。你看这条路上,至少有一半是外地人,他们来的时候开开心心,玩得开开心心,走得也开开心心,将来一定还会再来,带亲戚带朋友,人越来越多,生意可不就越来越好了嘛。”妹妹接口说道:“将来咱们潮汕讲诚信的美名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
诚者,自成也。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咱们潮汕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是说我们像精明的犹太人一样擅长做生意。其实,咱们的立身之本,咱们的生意经中,最宝贵的秘诀就是‘诚信’!”听到这里,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我为家乡人感到骄傲!
天边都呈现出明亮的红色,大家的脸庞也都是红彤彤的,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啊。我一路走着、跳着、笑着。这不仅是一条旅游路,更是一条诚信路。烟花因“诚”而绚丽,药橘因“信”而甘甜。我会永远记得这条路,我心中永远的“诚信”路。
编辑 李斌 审读 徐恬 二审 桂桐 三审 李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