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吴历与澳门的隐秘联系,跨文化艺术史家李军在“知美学堂”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2024-11-10 11: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促进了传统美学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11月9日晚,“知美学堂——中国艺术之美”系列大家讲堂第五季第三讲在深圳图书馆中心馆五楼开讲。活动邀请到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先生,讲座题目为《〈湖天春色图〉与〈野墅平林图〉再议——吴历与澳门的隐秘联系》。本场活动也是第25届深圳读书月深澳共读系列活动之一。

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

据悉,“知美学堂”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市亚洲铜广告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知美学堂——中国艺术之美”系列大家讲堂品牌由著名设计师、策展人,鹤湖智库秘书长,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委会副秘书长,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韩湛宁策划主持。

主持人韩湛宁

李军先从吴历的相关介绍说起,随后讲解了《野墅平林图》与《湖天春色图》的关联与相似性,以及对绘制者背后身份的怀疑,并对《野墅平林图》和《湖天春色图》的作品特色及二者与吴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

《野墅平林图》以其浓郁的西画画法和背后的中文签款,通常被认为是耶稣会士利玛窦的作品。尽管也存在不同意见,但多数人的看法仍然将其放置在16-17世纪之交的晚明语境之中。李军先生根据利玛窦的生卒年份,以及其画法在“四王”之前出现,推断出可能是由吴历本人或崇拜吴历的门人所绘。当时跟吴历画风最接近的,就是他的徒弟陆道淮,这可以从陆道淮的山水画作中得以佐证。

《湖天春色图》则是清初六家之一的吴历作品,绘制于康熙十五年(1676)。作品以清润劲健的笔墨极力抒写江南初春的湖天盛景,表达吴历对于其天主教同道和耶稣会传教士鲁日满的感激之情。吴历在《湖天春色图》等作品中营造出类似西方风景画的空间深度,为后人理解吴历绘画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两幅绘画从未联系在一起进行讨论。李军先生通过图像的细读和文本考辨,从题跋、落款、山水风景等细节角度,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中国澳门的隐秘联系,并对图像的年代提出新的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吴历对西方光影的学习,对传教的热衷皆可以从其作品上加以体现,也从侧面揭示澳门作为我国早期的宗教视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是李军先生一直以来进行跨文化艺术史学研究的成果体现。

据介绍,“知美学堂”创办于2018年,其以中国绘画、书法、书籍、文房、手工艺、园林、陶瓷等传统艺术之美与工艺之美为内容,展现中华民族古典美学魅力与文化精神。曾邀请国内外各领域艺术大家亲临主讲,诸如杭间、尚刚、徐天进、齐东方、白谦慎、张朋川、黄永松、吕敬人、方晓风、杭侃、郑岩、余辉、王光尧、祝勇等艺术大家开讲,从而让深圳市民了解与探讨了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与美学理论,促进了传统美学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主办方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