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秋日读立冬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刘文慧
2024-11-08 09: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一场猝不及防的冷雨降临,秋君子挥一挥衣袖,悄然作别,只留满地斑驳的金黄。清晨,褪去早起的惺忪,站在冷冽的北风中,不禁让人感慨:秋日书页已阅尽,今朝正当读立冬。

祖先的智慧,穿越千年,召引我去翻阅立冬的扉页。《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对“立冬”二字的解释:“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节气为冬季的到来拉开序幕,而冬季也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此时秋季丰收的作物已经收晒完毕,不少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当我细细品读立冬徐徐展开的一页一页,书写的都是大自然在旷野,在河岸,在山间的每一处着墨。

无论我走向山野的哪一边,总有山雀急促地离去,枝桠被弹动,黄叶在舞动中陶醉地下落,它们已经做好回归大地的准备,毕竟,每个下垂的叶尖都是在期盼归宿。草儿弯下腰肢,匍匐着身躯,几乎要贴近地面,它们与大地母亲细说着一个季节的思念。不过,满地的衰草落叶还只是引子,那坠落的野果、未化的薄霜铺满眼底之时,远方将是白茫茫纯净的一片。

可再细看,我发现山林中还暗藏玄机。大地虽然在寒冷的预示下阴暗得仿佛罩了一层霾,但植物却有它们自己的仪式感。我想,林中的植物大抵都深谙冬藏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坦然地往大地深处走去,在静谧中沉淀、积蓄、整装待发,用此番停息,换取更好的新生。

我想我还要回家去,回到父亲母亲身边,这个节气,父亲和母亲是少不了在厨房忙活的。或许只有在厨房的烟火中,我才能真正读懂它。

厨房里,父亲点起炉灶,欢快的火苗在锅底跳着舞,火光把厨房照得亮堂堂,温暖极了。沸水在锅中翻滚着,乳白色的雾气在空气中氤氲着。父亲见水烧开,往锅中轻轻放入白嫩的鱼片、一些青绿的菜叶、鲜艳的萝卜丝和沁人心脾的香茹,像是施魔法一般,锅中顿时飘出一股浓浓的清香。没几分钟,敲鱼汤就可以出锅了。这个时候,母亲的水饺也包好了。母亲用羊肉和胡萝卜调馅,她说,羊肉和胡萝卜是绝配,滋补肾阳,又健脾和胃。

敲鱼汤和羊肉胡萝卜水饺一端上桌,诱人香味就像无形的手轻轻地挠着人的鼻子。我夹起一条敲鱼丝,能看到它那柔和起伏的表面上泛着点点油光。一松开筷子,这敲鱼丝就顺着舌尖滑进嘴里。入口细腻柔滑,鱼的鲜味填满了口腔。而母亲的水饺将羊肉的鲜香和胡萝卜素完美融合,咬一口,油水溢满嘴角。一口鱼汤,一口水饺,温暖在身体蔓延,驱散了冬日的寒气。

简单的两道菜,三个人围坐一起,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父亲母亲常说,再寒冷的日子,也要热气腾腾地过。

我想我终于读懂了立冬的含义,寒冬有时,心里该是燃着希冀的火的。只要心怀热爱,心中有爱,止而知行,踏实生活,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而希望正在不远的春天生根发芽。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刘文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