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保有量、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逐年增长;
坚持向森林要食物,优化配方、研发新品,打通线上线下超流量平台,着力打造“大食物观”践行地;
五花山色观赏、清新纯氧呼吸、剿匪文化探秘、森林康养休闲备受游客喜爱,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林木葱茏,街道规整,环境整洁,场风文明,林区职工群众安居乐业……
追“新”逐“绿”的柴河林区,铺陈开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绽放出最美的“绿”动。
美丽的林场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龙江森工柴河局公司立足龙江森工集团“生态立企”方针,在增绿、护绿、用绿上下足功夫,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生态效益同步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更加和谐,走出以生态之美谋求发展之变的新路径。
向“绿”而行 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
“红松10,落叶松12……”在柴河局公司红星林场25林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第四小队的小队长张勇大声报出每一棵林木的胸径,队友一边记录数据,一边拿着GPS,不时调整着自己前进方向。
“为高质量完成今年红松果林踏查、退化林修复、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外业调查设计工作任务,8月初,我们5个小队进驻山上21个林场,足迹遍布311个林班、907个小班,队员们每天进入林班样地,详细测量、统计地块面积、树木胸径等,为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副队长刘庆远说。
今年,柴河局公司坚持生态立企、绿色发展,深入实施林长制,开展“护林658”行动,规范森林防灭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以及林地、湿地保护等各项管护工作,生态建设“专业化”“工程化”“智能化”和“大保护”“大修复”“大产业”目标任务正在逐步落实。
讲解无人机知识
“随着三级林长责任体系日趋完善,公司把34.5万公顷施业区共划分为423个管护区,设立管护站20个,设立局、场两级林长112名,与21个林场签订管护责任状,实现了有林地面积100%管护,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实现山水‘长治’。”柴河局公司森林资源管理部部长张玉涛说。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慧林业”为生态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
按照龙江森工集团“数智森工”要求,高标准建设边缘数字中心、生态综合指挥中心、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与集团公司联动组网;成立无人机中队,建设瞭望塔林火远程监控系统,构架“天空地人”立体式森林资源监测网络;改造升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实验室,数字化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现代化新林区插上科技“翅膀”。
守护好绿水青山,不仅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要持续增绿。
以“森工植树日”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林下植被覆盖率,促进形成层次结构完整、功能多样的森林群落。
2023年以来,柴河局公司累计完成营造林3万亩,森林抚育29.32万亩,义务植树累计参加人数7200人,累计义务植树10万余株。
向“新”而行 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更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柴河局公司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将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确定为“一局一业”产业项目,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整洁的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崭新的包装、忙碌的工人……日前,柴河局公司威虎山饮品公司启动白桦树汁瓶装生产线,最新一批5000箱3万瓶玻璃瓶装白桦树汁订单正在紧张生产中。
“这款瓶装白桦树汁包装高端大气,悬盖设计携带方便,上一批产品2.4万瓶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市场反馈良好。”威虎山饮品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刘东辉介绍道,自推出白桦树汁系列产品以来,白桦树汁、桦树汁浓缩液、玻璃瓶装白桦树汁等系列产品累计销售30余万罐(瓶),累计销售额达110万元。接下来准备推出白桦树汁风味饮、白桦树汁面膜等新产品。
白桦树汁生产线
柴河局公司依托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已持续推出“森”标松仁露、“森”标山核桃露、坚果松仁、水飞蓟蜂蜜、益母草蜂蜜、乳酸菌酸菜等多种具有林区特色的系列产品,森林食品产业逐渐成为柴河局公司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的生动实践。
观念一变天地宽。逐“绿”而行,向“新”发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进入深秋,威虎山九寨的万顷青山被色彩斑斓的五花山色所取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多年来,柴河局公司发挥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资源优势,对威虎山景区进行打点穿线,打造了威虎山九寨、威虎山莲花湖、威虎山雪村三大核心板块,形成了“一湖一路一园两线三区”四季旅游线路,成为集休闲观光、冰雪娱乐、红色文化、健康养生于一身的综合性森林旅游景区。
为了抓住即将到来的冰雪旅游热潮,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广大游客的冬季游玩需求,柴河局公司启动冬季旅游建设,维修改造基础设施。按照规范化标准扩建滑雪场及雪圈滑道,威虎山雪原宾馆全面提档升级,高质量推动“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接下来,柴河局公司将继续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发展路子,发展“森林经济”的恢宏画卷必将在林区大地上铺展得更加广阔、更加隽永灵动。
向“美”而行 林区职工收获幸福更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柴河局公司按照集团“花园式”林场建设部署要求,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在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增强功能上下功夫,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林场(所)。东风、二道、红星、宏声、三块石、头道林场被确定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场)。
时下,漫步在柴河局公司头道林场,自然风光旖旎怡人,场区道路平坦宽阔,庭院栅栏整齐划一,文化广场、休闲健身园及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设施完备……生态宜居、生活和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看着林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头道林场居民林燕深有感触地说:“经过林场的一番建设,路变得平整了,排水沟也不堵了,家门口的景色我都看不够,晚上吃完饭去小广场散散步、路边下下棋,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年初以来,林场新修建排水沟3427米、柏油路3条,安装路灯36盏,栽植金叶菊、卫茅、绿篱等绿化美化苗木1万余株。完善各类群众休闲健身配套设施,打造街边小景,让林场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再上新台阶。”柴河局公司头道林场党支部书记薛发军说。
维修地面
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今年,柴河局公司围绕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美丽林场的发展格局,对林场(所)实施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维修改造居民区老旧自来水管道,购置垃圾车、垃圾箱,实施甘甜工程、锅炉改造、河道清淤等民生项目,同时重点对各林场(所)主街道、居民区巷道等处的乔、灌、花、草进行多层次搭配,通过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改善职工群众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颜值”“气质”的双提升。
除此之外,各林场(所)的环境整治力度逐步加大,不断建立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采取分片管理、包保到户的方式,实施场区清洁和民房风貌整治工程,大力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创建行动,促进公共秩序优化、环境整洁卫生。
随着美丽林场所建设水平提升、林场居民生活品质增强,一个个生态宜居的花园式林场呈现在人们面前。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如今的柴河局公司,绿色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亮丽底色,护绿、培绿、用绿,已为林区百姓打开一扇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