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公职赌徒打的是“权力牌”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2024-10-31 09: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赌场得意,人生失意”,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来说,更是这个理。

10月28日,河南封丘县纪委监委通报7起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赌博案例。这些涉赌的公职人员中,有的参加完早上点名就前往赌场,有的因赌博被屡次处罚,仍不知悔改。

这些“直把职场当赌场”的人,赌博成了业务,工作只是兼职,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身份格格不入,应该叫“公职赌徒”。试问,他们在赌场上玩得昏天黑地,还能有多少精神与心力为民办事?

比起普通人来,公职人员好赌,往往打的都是“权力牌”。有的公职人员将赌博作为索贿受贿的手段。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张福生,对外声称“身体不舒服一打麻将全好了”。不是打麻将能健身,是因为麻将桌早已变成了老板商人与他的利益输送通道。仅一名叫于洋的消防工程老板,十几年来给张福生拿的“底钱”加上“输”给他的钱,累计就达到900多万元。

在这样的赌局里,总是能赢,那些官员怎么不上瘾?即便有些公职赌徒总是“输”给特定的人,到头来他们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表面上这些公职赌徒打的是麻将,暗地里打的是却是权钱交易、官官相护、利益交换的“权力牌”。而一些输急了眼的公职赌徒,也会想方设法利用权力去变现,把“赌本”捞回来。

权力运行自有正道。在牌桌上赌上公权力,赢回来多少,利用权力捞了多少,就要加倍地吐出来。让这些转悠于官场、赌场的人“逢赌必输”,才能让“公职赌徒”悄然消失。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