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为民办事就是要精细化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2024-08-08 10: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民服务,就是要精细化。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列出“十恨”,位列第二的是“恨夏夜有蚊”。这“恨”,今人当然也心有戚戚焉。蚊子叮咬不仅令人不堪其扰,更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凶手”。

蚊子难以彻底消灭,做好预防,避免被其叮咬,方为“正解”。生活在深圳的你我,可以按“图”避其锋芒,远离“蚊子窝”,做到“躲得起”了。

这“图”,即是“蚊子地图”。近年来,深圳市疾控中心定期发布“蚊子地图”,将伊蚊在全市公园、居民区等“窝点”全部公之于众,精确到密度多少只,并列出风险等级,督促各方迅速灭杀,让市民一目了然。

可以说,这既是一份“蚊子地图”,也是一份登革热“预防地图”。无论是对市民身体健康,还是公共卫生安全,都有积极意义。

在全市设置463个监测点“数蚊子”,需要精细的监测,需要绣花功夫,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人称其为贴心的民生地图,也有人夸赞这是把实事办精办细的典范。“蚊子地图”虽小,个中蕴含的精细化治理理念,值得一些部门思考和借鉴。

为民服务,就是要精细化。在我们身边,类似的“民生地图”并不少见,比如深圳就有“积水地图”“公厕地图”等,得到市民好评。我们还可以扩展思维,比如高温天气频发,能否绘制“乘凉地图”?停车难令人“头大”,能否精准推出“停车地图”?

破解一个个民生顽疾,需要的正是精细化的服务思维。这是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的题中之义。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