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

雁秋
2024-10-27 18:41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关注小鞋匠这么久。也许,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卑微挣扎的自己,看到了青春拼搏的可爱模样,看到了城市繁华的角落,求生计奋斗不息者,仍比比皆是。他们构成了城市夜晚满天的星光。

与小鞋匠认识,屈指数年。

那年,我住的小区正门在北面,大铁门及通道宽敞,左右各两排数间小商铺,生活便利。小鞋店就开在右边,门口左右两个璃柜里,配件齐全,中间缺口容他进出。里面靠右墙一台笨重的修鞋机,占了一大块地方;左边靠墙及正中各一个货柜,堆满鞋子手包,地上竖着几个行李箱,空隙容他一人勉强行动。接货交货在柜台进行。每天,小鞋匠就在小店里忙活。他姓荣,河南人。三十出头,长得敦实憨厚。板寸头,一张圆脸常带着笑;话语不多,音调不高,性子也不刚,倒有几分像南方人。

我这人生性慵懒,基本不洗鞋。鞋脏了旧了,一律提下去,放在他的柜台。一则帮衬他的生意,二则满意他的修鞋技术,收费也合理。于是,高跟鞋削矮,运动鞋保养,冬鞋护理……一来二往,与他便熟悉了。我有白黑两双平底单皮鞋,搁置许久,又不忍扔,他看了说,可以修好。他給鞋前后各加一截底儿,上油保养一番后,簇新的一样。我竟一穿又两年,蛮舒服。

我新买的一双尖头单皮鞋,黑色镂花,样子漂亮。但穿上脚,迈几步,后跟帮掉了,走不稳。他想尽了法子:先加了后跟垫,不行;拆开鞋左右两边对接的竖缝线,往里缩半公分,还是掉跟;后来他在后帮凹槽处,横着缝一截松紧带,伸脚进去,脚后跟连着松紧带,走路好了些,但还是不稳当。一日,他微我,拿鞋来,换新的厚跟垫。如此这般,终于弄好了。我想,他能如此这般地琢磨一双鞋,不禁想起一句广告语:“修鞋,他是用心的!”小区住户过千,加上慕名而来的,小荣哥有点忙不过来,加上他不偷懒,天天蹲店,想必赚钱也不会少,养老婆与两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后来,两排商铺门开门的少,自然也殃及他的小鞋店。再后来,他把店子转给一位年轻“小哥”,自己回家乡“闯一闯”“赚大钱”了。再见到他,已是第二年夏天,说是“表哥”骗了他,生意没做成,反而亏了一大笔。加上这“店小弟”撑不下去,催他回来接手,于是店归原主。小荣哥言谈里有点沮丧,倒也淡然。于是,他又重新坐在鞋店里,低下头,驾轻就熟,叮叮当当地掌起了鞋。客人又陆续回来了,鞋店又红火起来。一次,见他的右手臂弯贴有一块白色的止血贴,问他,他说,今天去献血了。两年后,我搬到对面的小区,仍然过天桥,把鞋送到他店里修。

去年秋,他回老家了很久。回来,人黑瘦了一些。问他,答道,在家里修房子,盖了两层半,家人已住进了一楼。等赚了钱,再装修二楼。我赞许说,不错呀,小伙子,修鞋“修”出了一幢房子。他笑笑,家里的旧房子快塌了,不修不行啊,现在批文不易,就硬着头皮建了,还欠着债呢。正说着,手机的视频里一个童声传出,他儿子隔屏问作业,他没停下手里的活,一边不紧不慢地回答儿子的问题。

也许与他同年代的啃老者不在少数,小鞋匠却尽一己之力养家糊口,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怀里还揣着小梦想,不由感喟他的独立、自强与良善。每次去他店里,总见他低头忙乎,堆满工具的简易桌上,总有一只塑料饭盒,搁着一双一次性筷子;简易桌上,匀出一个放电茶壶的空间,冲点茶喝。他笑笑说,喝矿泉水太贵了。我给他送过几次茶叶。他每年节庆回老家前,我总会定期清理一些旧衣物,给他带回去。他很是感激,偶尔也不收我的修鞋钱。

今年端午回来,他千里迢迢地带回一束麦穗送给我,我高兴地收下了,插进花瓶里。问他,还打算做多久。他笑了笑,说,出来十几年了,也很想回去。但,回家乡,不是被拉去喝酒,就是打牌玩麻将,人很快就“废”了。小荣哥腼腆地笑着,还是在广州好些。做几年再说吧。一次,我问及希望与梦想,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生有多种活法,有的人一出生就不用去奋斗,家人已给他安排好了一生;有更多的人一生就要去奋斗,不停歇地奋斗,最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是幸福的。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你改变不了你的出生,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

关注小鞋匠这么久。也许,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卑微挣扎的自己,看到了青春拼搏的可爱模样,看到了城市繁华的角落,求生计奋斗不息者,仍比比皆是。他们构成了城市夜晚满天的星光。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雁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