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珠花中,长袖盈风间,舞不尽生旦净末丑,唱不尽世间百世情。金秋十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戏院承办的第十三届“粤剧在周末”闭幕举办。闭幕演出邀请了素有“南海明珠”美誉的珠海市粤剧团在深圳戏院接连上演了《红丝错》《荆钗奇缘》《哑女告状》三台粤剧传统大戏。其中,“戏播”平台对《红丝错》《哑女告状》开展了在线直播,点击量29万次,让传统粤剧更加深入人心。
据悉,此次演出的三台大戏,由国家二级演员、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吴思明、第十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金奖获得者何啸天领衔主演,特别邀请到享誉粤港澳三地粤剧界的著名导演郑卫国先生出任艺术指导,对此次演出的剧目进行了重新编排,重点提升了演员的表演状态,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互动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珠粤版《红丝错》《荆钗奇缘》《哑女告状》均是复排后首次公演,借鉴了其他剧种的技巧和表演,经反复打磨,以“唱功”与“做工”并重,全方位展示剧团演员专业素养与能力。青春而富有活力的剧团以全新的风貌,展现出岭南特色、珠海风骨,让观众不虚此行。从广州专程前往来观看大型粤剧《红丝错》的马女士在看完演出后赞叹不已:“从进场到离场,表演细节到每一刻,处处有惊喜,让人眼前一亮,优美的唱腔让人如痴如醉,演的好!也希望以后可以在深圳戏院能继续看到更多不同风格、高水准的戏曲演出。”
错牵红丝嫁对郎——《红丝错》
作为此次深圳演出的开幕大戏,粤剧《红丝错》是一部能照拂全龄段受众的喜剧,以“春”-薛春林、“花”-章榴花、“秋”-张秋人、“月”-章榴月为主的双生双旦爱情线,经过错认、错会、错娶的荒唐之后,竟矫错为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丝错》演出现场
为了更加强化“错点鸳鸯”的效果,珠粤版着重强调了人物的性格差别,在唱段和调度上进行了细微调整,加快剧情推动,使观众更易入戏。
双向奔赴的爱——《荆钗奇缘》
该剧取材于古老南戏的《荆钗奇缘》是一部情感纯粹、归于本真的传统戏,讲述了钱玉莲与王十朋以荆钗为定情信物,为守护爱情忠贞不渝的故事。一个拒绝富贵,一个拒绝权势,为心中所爱,两人受尽苦难终得团圆。
《荆钗奇缘》演出现场
作为一个全国剧种共有的传统剧目,珠海市粤剧团版本因地制宜,取长补短,钱玉莲扮演者吴思明增加了“投江”一折中水袖功的难度,眼花缭乱的技艺引发观众阵阵掌声。
大女主的浴火重生——《哑女告状》
《哑女告状》作为具有“奖杯”和“口碑”双重荣誉的经典粤剧,拥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善恶相争的人性、难度卓绝的技巧,一经推出常演不衰。尤其是“背妹”一折,突出展示演员的综合能力,是各类戏曲大赛中必选的比赛戏。
《哑女告状》演出现场
据了解,第十三届“粤剧在周末”演出邀请了广州粤剧院·广州红豆粤剧团、深圳市粤剧团、珠海市粤剧团、吴川市粤剧团、茂名市粤剧团、云浮市罗定粤剧团等优秀粤剧院团及名家参与。年度活动较往年增加了戏曲知识普及及服饰展览、演后互动环节,主演们在演出后着戏服在专设互动区与观众朋友们近距离合影留念,营造了更好的观演氛围,让深圳市民们更进一步了解、欣赏到粤剧的魅力,为推动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丰富深圳市文化菜单发挥积极作用。
“粤剧在周末”创办于2012年,是省内为数不多、汇集不同粤剧院团、定期展演的大型惠民文化艺术活动,已发展成为深圳乃至港澳粤剧粤曲爱好者共赏“南国红豆”的重要平台之一。13年来,通过“粤剧周末剧场”、“粤剧进校园”、“粤剧进社区”等方式成功演出超过450场,惠及观众近25万人次,并于2019年起精选优秀剧目在“戏播”平台开展同步在线直播,点击量近400万次。该活动名伶汇聚,剧目琳琅,向深圳戏迷展示了粤剧文化特色,促进了粤剧文化的沟通交流,为推动粤剧的传承与发展,丰富深圳市文化菜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陈晨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